第101章(1 / 3)
兜兜转转,他有了和母亲正好相反的意思。
天上的神仙还是该作天上的云,自自在在的,莫要再染世间的风尘。
第82章 渡桥·轩哥
顾屿深实际上身体还好,但是范令允拘着人一天没出门。顾屿深犟不过他,索性就随他去了。范令允处理朝歌和乔河送来的文书和情报,他则给青州的那些孩子们写回信,顺便翻着医书。
他闲下来的时候不多,但也没有放过,天下医书繁杂,范令允给他寻来,他就一本本的翻过去,有的时候还和宋简探讨一下。一个是他自己的腿伤,一个是陈润的双眼。
小院中最不担心陈润那双眼的就是他自己。刘郊和顾兰专程去问朔枝的医师,宋简也仔细的看过,宣许带着陈润走南闯北了五年,每到一个地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馆,陈润没反抗过,但也没明确表过态。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陈润的眼睛现在微微可以感受到光暗。虽然微乎其微,但也是一个绝佳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宋简和顾屿深来说,就是治愈的希望。
另一侧的范令允则是展开一封又一封的信件。
乔家豢养鸟雀的手法是天下独有的,经由乔家人调教过的白鸽认了主,天涯海角也可以把信件送到。当年的乔贯就靠着白鸽同另一个战场的范元游里应外合打下了江山。乔家作为开国的功臣之一,是少有的贫民出身。开国后,乔贯就交了兵权,自请入了东南。
白鸽交织成了一张情报网,是当年乔家给沈云想和范元游的投名状。而今那张本该仅属于承塘十二卫的网让乔河开了个口子,透露了部分给范令允。
“朔枝城暗流涌动。”乔河写道,“陛下好像有重提均田法的意思。前几日在朝会上提及了黄册一事。柳家没有拒绝,也没有支持,持观望态度。我看还得吵几天。”
“文家的事情没再提,有些归于平静。不知道是否为柳家压了下去。”
“天杀的老匹夫,他家的那个不知道行几的傻冒少爷和人打弹弓,打死了我一只白鸽!”
范令允自动忽视了接下来乔河滔滔不绝的控诉,微微蹙眉。
“均田法。”他看向了身边眯着眼思考药物剂量的顾屿深。上一辈子的顾屿深重计天下黄册土地,有过均田法的初步尝试,李逢正是在考察的路上为世家所害。而顾屿深有关田计的改革思考则是最早出自他父皇和母后的手书。
顾屿深察觉到范令允的目光,凑过来看了眼,随后沉默半晌,才说,“这时候提均田法可不是良策。”
“嗯。”范令允点头,“世家当权,朝廷从哪里来的钱赎买大片的土地用以分田。”
范令章不是傻子,为何会在这个风口浪尖提到这个不合时宜的政策?
不待二人细想,开着窗户的客房外传来了一阵小推车的声响。顾屿深收回沉思,望向窗外,是那些来送晚膳的小和尚,为首的小沙弥果然是早上见过的成敬。
顾屿深把书放在一旁,叹了口气,“别的不说,先跟着成敬去景华楼看看。”
“等朝将军的书信和方丈的归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在实州荒废度日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
“多年前的景华楼?”成敬带着二人入楼,有些失色,“施主,我是个出家人。”
他一心向佛,可从未出入这种风月场所!
“自是知道您洁身自好。”顾屿深笑道,“只是想问问,当时的景华楼是什么模样。我和他来实州玩儿前听人说起过这处,听着是个繁华之地,来了却发现早已荒芜。”
景华楼中果然是一片惨淡。虽然因着乞丐们的居住不差生活气,但是的确破败的很。两个人边走边瞧,只能从雕饰的窗棱和楼梯中想象当年风光。
“我,我不是实州本地人。”成敬想了很久才说,“师父把我从青州带回寺中,路上经过了景华楼而已。”
“当时的景华楼是什么样的?”
成敬仔细回想,吐出几个字,“很耀眼。”
他是青州城为数不多的活口,当时生病生的重,所以本来打算苦行的路最后方丈因着他坐了回马车。病好的不久,师父拘着不让他开窗吹风,所以成敬最后也只好透过车窗的缝隙偷偷的向外瞧。 ↑返回顶部↑
天上的神仙还是该作天上的云,自自在在的,莫要再染世间的风尘。
第82章 渡桥·轩哥
顾屿深实际上身体还好,但是范令允拘着人一天没出门。顾屿深犟不过他,索性就随他去了。范令允处理朝歌和乔河送来的文书和情报,他则给青州的那些孩子们写回信,顺便翻着医书。
他闲下来的时候不多,但也没有放过,天下医书繁杂,范令允给他寻来,他就一本本的翻过去,有的时候还和宋简探讨一下。一个是他自己的腿伤,一个是陈润的双眼。
小院中最不担心陈润那双眼的就是他自己。刘郊和顾兰专程去问朔枝的医师,宋简也仔细的看过,宣许带着陈润走南闯北了五年,每到一个地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馆,陈润没反抗过,但也没明确表过态。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陈润的眼睛现在微微可以感受到光暗。虽然微乎其微,但也是一个绝佳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宋简和顾屿深来说,就是治愈的希望。
另一侧的范令允则是展开一封又一封的信件。
乔家豢养鸟雀的手法是天下独有的,经由乔家人调教过的白鸽认了主,天涯海角也可以把信件送到。当年的乔贯就靠着白鸽同另一个战场的范元游里应外合打下了江山。乔家作为开国的功臣之一,是少有的贫民出身。开国后,乔贯就交了兵权,自请入了东南。
白鸽交织成了一张情报网,是当年乔家给沈云想和范元游的投名状。而今那张本该仅属于承塘十二卫的网让乔河开了个口子,透露了部分给范令允。
“朔枝城暗流涌动。”乔河写道,“陛下好像有重提均田法的意思。前几日在朝会上提及了黄册一事。柳家没有拒绝,也没有支持,持观望态度。我看还得吵几天。”
“文家的事情没再提,有些归于平静。不知道是否为柳家压了下去。”
“天杀的老匹夫,他家的那个不知道行几的傻冒少爷和人打弹弓,打死了我一只白鸽!”
范令允自动忽视了接下来乔河滔滔不绝的控诉,微微蹙眉。
“均田法。”他看向了身边眯着眼思考药物剂量的顾屿深。上一辈子的顾屿深重计天下黄册土地,有过均田法的初步尝试,李逢正是在考察的路上为世家所害。而顾屿深有关田计的改革思考则是最早出自他父皇和母后的手书。
顾屿深察觉到范令允的目光,凑过来看了眼,随后沉默半晌,才说,“这时候提均田法可不是良策。”
“嗯。”范令允点头,“世家当权,朝廷从哪里来的钱赎买大片的土地用以分田。”
范令章不是傻子,为何会在这个风口浪尖提到这个不合时宜的政策?
不待二人细想,开着窗户的客房外传来了一阵小推车的声响。顾屿深收回沉思,望向窗外,是那些来送晚膳的小和尚,为首的小沙弥果然是早上见过的成敬。
顾屿深把书放在一旁,叹了口气,“别的不说,先跟着成敬去景华楼看看。”
“等朝将军的书信和方丈的归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在实州荒废度日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
“多年前的景华楼?”成敬带着二人入楼,有些失色,“施主,我是个出家人。”
他一心向佛,可从未出入这种风月场所!
“自是知道您洁身自好。”顾屿深笑道,“只是想问问,当时的景华楼是什么模样。我和他来实州玩儿前听人说起过这处,听着是个繁华之地,来了却发现早已荒芜。”
景华楼中果然是一片惨淡。虽然因着乞丐们的居住不差生活气,但是的确破败的很。两个人边走边瞧,只能从雕饰的窗棱和楼梯中想象当年风光。
“我,我不是实州本地人。”成敬想了很久才说,“师父把我从青州带回寺中,路上经过了景华楼而已。”
“当时的景华楼是什么样的?”
成敬仔细回想,吐出几个字,“很耀眼。”
他是青州城为数不多的活口,当时生病生的重,所以本来打算苦行的路最后方丈因着他坐了回马车。病好的不久,师父拘着不让他开窗吹风,所以成敬最后也只好透过车窗的缝隙偷偷的向外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