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3)
“这次地方特色任务有几个?”
【九个】。
“奖励和惩罚是什么意思?”
【完成系统升级地方特色美食,宿主的身体就能痊愈。】
“那惩罚又是什么意思?身体痊愈后还会不会再被惩罚寿命强制扣除?”
“不会,任务完成后本系统就会离开。到时候你就可以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真的还是假的?别骗我?”
“不会,肯定是真的,但你需要在一年完成任务,主要是学习的过程可能比较费时。”
鲜红的倒计时数字在光屏右上角冷酷地跳动着,每一次跳动都像一柄重锤砸在安绮的神经上。
1年寿命!它没有在开玩笑!冷汗瞬间浸透了安绮后背单薄的t恤,黏腻冰冷。
餐车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敲打玻璃的声音密集得令人心慌。
接下来的日子,安绮像一台被强行注入程序的机器,在极度的恐惧和求生欲驱使下疯狂运转。
安绮在餐车上翻看手机,搜索“青团做法”、“定胜糕教程”,屏幕幽光映着安绮因睡眠不足而布满血丝的双眼,果然,系统就是喜欢耍人。
白天则像只没头苍蝇,在苏州老城那些曲折幽深、飘着桂花甜香和水汽的小巷里乱撞,寻找可能愿意“指点”一二的老师傅。
现实远比想象残酷。那些藏在深巷里的老字号点心铺子,门口飘着诱人的香气,店主或老师傅们要么忙着揉面蒸糕,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要么用带着浓重吴侬软语的普通话,客气却疏离地婉拒:“祖传的方子,不好外传的呀。”
绝望如同附骨之疽。安绮蹲在一条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巷口,看着手机里那寥寥几个步骤模糊、语焉不详的教程视频,再看看光屏上无情流逝的倒计时,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几乎将她吞噬。
就在安绮几乎要放弃,任由那恐惧的黑暗将自己吞没时,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侬蹲了格得做啥?面皮皱得跟老咸菜一样。”
安绮猛地抬头。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阿婆,挎着个竹篮,正用混浊却温和的眼睛看着安绮。
她篮子里,整齐地码着几个碧绿如玉、透着艾草清香的青团。
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安绮语无伦次地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一个异乡人,想学做点心给家乡的家人尝尝(这个拙劣的借口自己都心虚),却四处碰壁。
老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又带着点看透世事的通透:“哦哟,是格能啊。跟我来。”她慢悠悠地转身,引着安绮走进巷子深处一扇低矮的木门。
门后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角落里堆着柴火,一口大灶正冒着热气。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艾草香和糯米的甜香。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阿婆话不多,只是让安绮先好好认真“看着”。
她枯瘦却异常灵巧的手,从蒸笼里取出滚烫的糯米团,放在撒了糯米粉的木案板上。揉、按、揪剂子、包馅……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韵律。
豆沙馅是自己熬的,深红油亮;咸蛋黄馅流着金黄的油。
偶尔,她会用沾着糯米粉的手指点点某个步骤:“手要快,心要定。”
手用力揉面:“揉面要用巧劲,不是死力气。”
边往都沙里加盐边解释:“豆沙里放一小撮盐,甜味才灵。”
没有秘方,只有经验和手感。
安绮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感受着那份沉静专注的力量。 ↑返回顶部↑
【九个】。
“奖励和惩罚是什么意思?”
【完成系统升级地方特色美食,宿主的身体就能痊愈。】
“那惩罚又是什么意思?身体痊愈后还会不会再被惩罚寿命强制扣除?”
“不会,任务完成后本系统就会离开。到时候你就可以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真的还是假的?别骗我?”
“不会,肯定是真的,但你需要在一年完成任务,主要是学习的过程可能比较费时。”
鲜红的倒计时数字在光屏右上角冷酷地跳动着,每一次跳动都像一柄重锤砸在安绮的神经上。
1年寿命!它没有在开玩笑!冷汗瞬间浸透了安绮后背单薄的t恤,黏腻冰冷。
餐车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敲打玻璃的声音密集得令人心慌。
接下来的日子,安绮像一台被强行注入程序的机器,在极度的恐惧和求生欲驱使下疯狂运转。
安绮在餐车上翻看手机,搜索“青团做法”、“定胜糕教程”,屏幕幽光映着安绮因睡眠不足而布满血丝的双眼,果然,系统就是喜欢耍人。
白天则像只没头苍蝇,在苏州老城那些曲折幽深、飘着桂花甜香和水汽的小巷里乱撞,寻找可能愿意“指点”一二的老师傅。
现实远比想象残酷。那些藏在深巷里的老字号点心铺子,门口飘着诱人的香气,店主或老师傅们要么忙着揉面蒸糕,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要么用带着浓重吴侬软语的普通话,客气却疏离地婉拒:“祖传的方子,不好外传的呀。”
绝望如同附骨之疽。安绮蹲在一条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巷口,看着手机里那寥寥几个步骤模糊、语焉不详的教程视频,再看看光屏上无情流逝的倒计时,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几乎将她吞噬。
就在安绮几乎要放弃,任由那恐惧的黑暗将自己吞没时,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侬蹲了格得做啥?面皮皱得跟老咸菜一样。”
安绮猛地抬头。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阿婆,挎着个竹篮,正用混浊却温和的眼睛看着安绮。
她篮子里,整齐地码着几个碧绿如玉、透着艾草清香的青团。
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安绮语无伦次地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一个异乡人,想学做点心给家乡的家人尝尝(这个拙劣的借口自己都心虚),却四处碰壁。
老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又带着点看透世事的通透:“哦哟,是格能啊。跟我来。”她慢悠悠地转身,引着安绮走进巷子深处一扇低矮的木门。
门后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角落里堆着柴火,一口大灶正冒着热气。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艾草香和糯米的甜香。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阿婆话不多,只是让安绮先好好认真“看着”。
她枯瘦却异常灵巧的手,从蒸笼里取出滚烫的糯米团,放在撒了糯米粉的木案板上。揉、按、揪剂子、包馅……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韵律。
豆沙馅是自己熬的,深红油亮;咸蛋黄馅流着金黄的油。
偶尔,她会用沾着糯米粉的手指点点某个步骤:“手要快,心要定。”
手用力揉面:“揉面要用巧劲,不是死力气。”
边往都沙里加盐边解释:“豆沙里放一小撮盐,甜味才灵。”
没有秘方,只有经验和手感。
安绮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感受着那份沉静专注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