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中赫然躺着一枚美玉。
  杜楚客顿时讶愕。
  「我家小六惯来知恩图报,莫看表面动若脱兔,实则心细得很,杜先生赠玉之举只怕瞒不过她。」
  果然还是亲兄比自己这个假兄更了解妹妹。
  杜如晦不由怔视半晌,眉目间浮出苦笑,敛盒收归屉中。
  大业十三年春,李渊正式任山西河东慰抚,太原留守,领次子李世民与幼女李惜愿离开长安,奔赴晋阳。
  与此同时,房玄龄与杜如晦俱接吏部调令,出京外任为官。
  李靖亦奉命供职马邑县丞,携其一家老幼赴任。
  而李惜愿两位密友阿史那云与裴令瑜,一位与宜仁坊安氏大郎订立姻亲,安家为粟特昭武九姓之一,世以经营典行为业,与阿史那云算得上门当户对。
  李惜愿在酸涩告别好友之余,亦衷心表达自己的祝福。
  “二娘一定要幸福,经营好你家酒楼,钻研几百道新菜等我回来。”李小六依依不舍地抹泪。
  阿史那云不惟满口应承,另外赠了她一口通体黑渍的大铁锅,并称:“此乃我家酒楼数十年所用炊具,可谓无价之宝,无论甚么食材皆能生出锅气,滋味非寻常菜式可比。”
  然而李小六吭哧吭哧扛着大铁锅与她告别时,再次得知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裴令瑜也订亲了。
  “为何你们都要离我而去——”李小六可怜巴巴地说。
  裴令瑜所嫁夫家乃其父裴矩故旧之子,姓李名德武,为人淳厚端重,李惜愿宽心之余,仍不免为自己被抛下而神伤。
  “傻阿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也终究要长大,再者,我们又非音讯断绝,自可时常通信。”裴令瑜抚摸她拱缩的后背,如是安慰道。
  .
  抱着这股离别的伤感,李小六直至赴往晋阳的路上,方有闲暇问起将前一晚的纳罕询问李二郎。
  “我是有甚么做得不好之处,得罪了长孙郎君么?”她搜肠刮肚细想。
  “我怎知你。”李二郎道,“许是其外祖母故去,心情不佳。”
  “也是,是我不好,不该在这种时候打扰他的。”李小六自责地一拍脑瓜,瞳眸朝野外的旷景眺望。
  李渊务求尽快到达目的地,因而一路轻车简行,遇夜则投宿驿站短短歇上半宿,其余时辰皆在赶路途中。
  如此仅过大半月,一行人便已风尘仆仆抵达。
  由于长孙知非还需留在长安处理杂余事务,过几日方能由其兄送至晋阳,李元吉亦随长兄李建成居于河东郡,因而偌大一座留守府邸,后院三重四进十余间卧房便空了许多。
  因是初来乍到,且一路风餐露宿,李小六还忙于调整作息,未出门享受晋阳繁华风光,而李渊与李二郎却已对此地驾轻就熟,早将整日锁在房中睡得昏天黑地的女儿/妹妹抛之脑后,终日宴请游乐,结交当地士人。
  待李小六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何等热闹之时,李二郎已然与半座晋阳城的豪杰打成一片,且皆已达成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之亲近。
  李惜愿被晾了整整半旬,平白少了不知多少顿山珍美宴,伏在案上写信问候阿史那云与裴令瑜毕,便气鼓鼓地向李二郎讨要补偿。
  “不急不急,眼下有笔更好的买卖,包管你原谅为兄。”李二郎满脸得色。
  “甚么?”
  李二郎遂一五一十与她道明买卖原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