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夹心苏打饼干的研发很顺利,比起前几年,现在要找一个饼干的配方也容易多了。周前进没有让王英操心,研发上所有的事都是他来搞,王英只负责对成品品质的把关。
  周前进照着他弄到的原方子做出了原味苏打饼干,正如王英说的,不够抓人,甚至有职工吃了觉得难吃,比不上他们原本的牛奶饼干,葱香饼干,觉得这饼干肯定不会有人买,搞不好要砸招牌。
  王英尝过后觉得口感口味还挺还原的,但是厚了点。
  周前进又回去继续试,饼干成功后,他又开始做夹心口味的调整。
  周前进一心研发苏打夹心饼干的时候,陆忠鸣也没有闲着,他一直记着王英说的,要做咸香口感的零食。他想起他小时候,在舅舅家吃过一种小零食,外形像一条条小鱼,他们都管这个叫酥香鱼。吃上去像是油炸的,但比油炸的要酥,外头裹着一层细细的香料粉,又香又酥,还真的能吃出鱼虾味来,家里就没人不爱吃的。
  他那时候就问舅舅,为什么不做这个来卖,当时他舅舅说,香料太贵,卖便宜了不划算,卖贵了没人买,吃了也不抗饿,只有小孩子会喜欢。但他看家里大人其实也挺喜欢的,主要应该还是因为香料太贵。
  陆忠鸣在老宅的房梁上找到了已经破破烂烂的线装本,这里头记了许多方子。大多数都是传统点心,在他外祖家流传很多年了,现在外祖家人都不在了,这些东西,只能由他传承。
  陆忠鸣在这旧本子里找到了这个酥香鱼的配方,他一看那裹粉香料配方,足有十几种……他还在配方后看到了舅舅的一句“批注”,原来当初不做,不光是因为香料多,难买齐,还因为研磨太费人工。
  当时家里是手工作坊,研磨都考碾子,想要磨得特别特别细,裹在原本就不大的小鱼上,确实很费事。
  但现在他们厂里有搅碎机,这个问题应该能解决,倒是那十几种香料,不知道能不能有删减替代,现在的价格又如何。
  陆忠鸣没有给王英打报告,没急着在单位试,而是自己在家里试验起来。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王英和职工们开会,时不时地闻到一股香味。他们这是食品厂,有食物香味是很正常的,但今天她闻到的特别不一样。
  陆忠鸣给王英递报表的时候,王英从他的报表上闻到了香味,她确认了香味的来源是陆忠鸣。
  会议结束后,王英玩笑着问陆忠鸣:“陆组长,你做什么好吃的,整个人都是香的。”
  “对,我也闻见了。”邵鹏宇说。
  陆忠鸣一时有些尴尬,简直像偷吃被人发现了。他轻咳两声说:“我在家弄点吃的,厂长要是感兴趣,我带些过来给你尝尝。”
  “好啊!”王英笑着应下。
  邵鹏宇说:“我也要!”他留在熊猫饼干厂,现在和厂里的职工们关系也混开了。
  “那行,不过我还在调试味道,只能是半成品。”陆忠鸣说。
  王英听出来了,陆忠鸣这是自己在家偷偷研发新品呢!陆忠鸣还真是舍小家为大家,厂里的资源不用,自家在家琢磨。
  王英担心他是有什么顾虑,借故把他单独留下说话。
  “你在家里试新品?”王英开门见山。
  “嗯……”
  “为什么不在厂里试,是有什么顾虑吗?你告诉我,我帮你解决。”王英正色说。
  “没有,我就是想在家里先试试,还不一定行呢,是我自己小时候家里吃的一种吃食。”陆忠鸣说。
  王英知道陆忠鸣“家学渊源”,便说:“你家的东西,肯定能行,你能先透露一点吗?”
  “就是一种小零食,明天我带些过来吧,你看了就知道了,不过真的是半成品。”陆忠鸣说。
  “你要是没有特别的顾虑,就在厂里试啊,先前买原料用了多少钱,我给你报销。”王英说。
  “这点没什么。”陆忠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也不在乎这点。
  但王英不可能让人家又是出方子,又是出人力,还要出钱自己试配方,她把这事记下,等陆忠鸣的产品做出来,给他一份奖励。怕自己给忘了,王英还把这事记在工作日记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