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传统毒品是在罂粟等植物中提取,镇定让人颓废产生幻觉,而合成毒品是化学产物,更便宜,但效果相反让人亢奋。
  两者的结合就是上瘾极快幻觉中产生亢奋,连缉毒科的同事也没见过的新类型。
  何泓行把报告攥在手中,两人在走廊里沉默地抽着烟。
  “怎么制作成的呢?”何泓行百思不得其解,连检验科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一片花瓣上能包含了两种类型的毒品。
  检验人提出的想法:“花瓣先在传统毒品中浸泡再泡合成的毒品中,晾干后两种就都存在,同时也方便储存。”
  何泓行: “我们发现罂粟花的时候它是新鲜的。”
  检验人又提出一种可能: “种植的时候用合成毒品浇灌可以达到那种效果。”
  如果真是这样的方式,成本反倒是比两种单一的毒品成本高出很多。
  他们图什么?
  单纯的控制“货物”?
  那么代价有点高吧。
  两人离开检验室的一路上何泓行都在想这个问题,他把自己代入器官贩卖的罪犯心理。商人对货物都有一个心理底线的标签价,例如贩卖器官,虽然是货物是0成本,但在收获的时候产生的人工是需要计算成本的。
  那么商品的成本就要+1,在过程中需要安置商品,成本+1,饲养控制商品的罂粟花成本也要算进去,就不单单+1了。
  风雨灾害都影响罂粟的种植,又要用合成毒品浇灌…
  先不说植物的产量是否会影响,这已经太过于麻烦了。作为罪犯来说产业链越长,越容易出变故。
  何泓行的商业头脑很快,已经算出“货物”至少要卖到15才能算是暴利,人口贩卖的环节比毒品还复杂,单卖需要配型,若是完整的人也需要找买家。
  不像成瘾的毒品,谁会买人成瘾呢?
  车行驶在高架桥上,天色暗了下来,阴沉沉的仿佛憋着一场雨。
  “你在想什么那么出神?”龍清的话打破了安静,也让何泓行从与罪犯的共情中走出来。
  “清,你买东西的原因都是什么?”何泓行突然提了这么一个看似与案件无关的问题,让龍清诧异。
  买东西的原因无非有两种。
  “心理需要和实用性。”龍清回答道,他瞥向对方:“怎么突然问这个?”心理需要是东西的美观可以带来情绪价值,实用性就是真的需要这件东西。
  不经意的话让何泓行茅塞顿开。
  “把人作为商品也是应该符合这两条,实用性我们都知道了,心理需要呢?”何泓行对集装箱里解救的女孩有了另一个猜想:“或许漂亮的商品是满足客人的心理需求,我是罪犯的话可持续贩卖才会将利益最大化,她们才有价值用上瘾的花来控制。”
  龍清眉头一皱,想起被绑架期间郑闻的话。绑架的细节他没有和何泓行说,原因是被解救后就一直处于“犯病”状态。
  今天是龍清第一次说起,他说到:“郑闻绑我的时候是为了跑路,他背后是有其他人控制他,所以他绑架我就是为了钱。我的血型特殊所以价格比较高,但是他没急于分解我,应该是没找到买家。你答应给赎金的时候他就改变了计划,他很需要钱…”
  “如果不能卖器官那么他也有把我换钱的渠道…”龍清的声音逐渐变小,意识到了那时可能发生的恶心情况,后背一层冷汗。
  郑闻夸赞过他的脸,也说过下流的脏话。
  人救回来后听到这些话何泓行还是感觉到愤怒,恨不得对方现在就被撞死。他手攥紧了方向盘血管凸起,他着牙说出问答案:“卖淫。”他双眼含有狠厉直视着前方车流,在岔路口下了高架桥。
  女性挣钱最没有成本的方式就是出卖自身,恶心的畜生会压榨这份本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