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2)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不会退出竞标,项目不是我一个人的,是集团上下团结一致的心血,我会和你竞争到底,而且,你也未必会赢。”
闻言,杜泽铭忍不住笑起来,他很有冲动上前抱住沈一帆,但就像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以来做得那样,抬起的手终究又放下,他似乎已经习惯克制和隐忍。
“我猜到你会这么说。”杜泽铭的语气带着由衷的欣赏和愉悦。
沈一帆回身看他,微微皱眉,“怎么?还没赢呢,就开始取笑我了?”
杜泽铭忙收敛情绪,又换了一幅严正的表情,说,“还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商量。”
沈一帆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杜泽铭微微停顿,加重了语气,“之前,我们讨论过的‘海洋蓝’清洁能源项目,不知道你还有参与的意向么?”
“海洋蓝”项目!沈一帆瞳孔微缩。那是比“绿洲”更庞大、更具战略意义的未来项目,是杜泽铭集团主导,涉及核心资源和技术,一直是他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之前,沈一帆虽然多次主动提及,但杜泽铭都未表露半分,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杜泽铭竟然抛出了这样一份极具诱惑力的合作橄榄枝。
沈一帆沉默了。他审视着杜泽铭,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到一丝算计或虚伪,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只有坦荡的诚意和长远的考量。这份气度,这份在激烈竞争前夜还能着眼未来的格局,让沈一帆心底那点被看轻的不悦,悄然化作了复杂的情绪。
“杜总好大的手笔。”沈一帆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点探究,“‘海洋蓝’还在纸上,你就敢画这么大的饼?”
“不是画饼。”杜泽铭神情笃定,“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和对沈氏技术实力的认可。我相信沈氏集团,更相信你的眼光和魄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一切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具体的合作框架,我们可以等‘绿洲’落定后再详谈。”
夜风吹过庭院里的老树,发出沙沙的轻响。沈一帆站在那里,拢着杜泽铭的外套,肩头残留的暖意似乎蔓延到了心底。他不得不承认,杜泽铭的提议极具战略眼光,也展现了一个真正商业领袖的胸襟。
“杜泽铭,”沈一帆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
被连名带姓的叫,杜泽铭背脊不自觉地绷直。
“你的提议,我会考虑。”
没有说接受,也没有拒绝,沈一帆直直看向他,“如你所说,尊重商业规则。‘海洋蓝’的事,等明天之后再说。”
杜泽铭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明白,以沈一帆的性格,这已经算是最大程度的软化。
“好。”杜泽铭点头,“早点休息,明天见。”
他不再多言,静静看着沈一帆。
沈一帆微微颔首,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主宅大门。杜泽铭的外套披在他肩上,宽大却奇异地不显违和。
看着那清瘦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门内,杜泽铭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车。车窗升起,隔绝了外界。他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今晚的试探和坦诚,是一场豪赌。他赌沈一帆的理性,赌他对事业的追求,更赌自己这些年在他心中积累的那一点点信任和分量。
现在看来,似乎……赌对了第一步。
而此刻,城市的另一端,贺远坐在冰冷的公寓里,面前摊开着沈氏集团公开的“绿洲计划”方案摘要。他目光扫过那些技术参数,脑子里却不断回放着停车场那一幕:沈一帆拢着杜泽铭的外套;杜泽铭看向沈一帆时,专注又熟稔的眼神。
“公事公办……”贺远低语。他拿起笔,在沈氏方案上一处极具创新性但也风险极高的技术节点上,用力地画了一个圈。他告诉自己,明天,他只看数据,专注方案,绝不会因为任何私人情绪影响专业判断……
第29章
翌日, “绿洲计划”竞标结果发布会定在市中心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巨大的环形会场座无虚席,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和紧绷的期待,镁光灯在主席台前闪烁不定。 ↑返回顶部↑
闻言,杜泽铭忍不住笑起来,他很有冲动上前抱住沈一帆,但就像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以来做得那样,抬起的手终究又放下,他似乎已经习惯克制和隐忍。
“我猜到你会这么说。”杜泽铭的语气带着由衷的欣赏和愉悦。
沈一帆回身看他,微微皱眉,“怎么?还没赢呢,就开始取笑我了?”
杜泽铭忙收敛情绪,又换了一幅严正的表情,说,“还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商量。”
沈一帆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杜泽铭微微停顿,加重了语气,“之前,我们讨论过的‘海洋蓝’清洁能源项目,不知道你还有参与的意向么?”
“海洋蓝”项目!沈一帆瞳孔微缩。那是比“绿洲”更庞大、更具战略意义的未来项目,是杜泽铭集团主导,涉及核心资源和技术,一直是他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之前,沈一帆虽然多次主动提及,但杜泽铭都未表露半分,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杜泽铭竟然抛出了这样一份极具诱惑力的合作橄榄枝。
沈一帆沉默了。他审视着杜泽铭,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到一丝算计或虚伪,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只有坦荡的诚意和长远的考量。这份气度,这份在激烈竞争前夜还能着眼未来的格局,让沈一帆心底那点被看轻的不悦,悄然化作了复杂的情绪。
“杜总好大的手笔。”沈一帆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点探究,“‘海洋蓝’还在纸上,你就敢画这么大的饼?”
“不是画饼。”杜泽铭神情笃定,“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和对沈氏技术实力的认可。我相信沈氏集团,更相信你的眼光和魄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一切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具体的合作框架,我们可以等‘绿洲’落定后再详谈。”
夜风吹过庭院里的老树,发出沙沙的轻响。沈一帆站在那里,拢着杜泽铭的外套,肩头残留的暖意似乎蔓延到了心底。他不得不承认,杜泽铭的提议极具战略眼光,也展现了一个真正商业领袖的胸襟。
“杜泽铭,”沈一帆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
被连名带姓的叫,杜泽铭背脊不自觉地绷直。
“你的提议,我会考虑。”
没有说接受,也没有拒绝,沈一帆直直看向他,“如你所说,尊重商业规则。‘海洋蓝’的事,等明天之后再说。”
杜泽铭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明白,以沈一帆的性格,这已经算是最大程度的软化。
“好。”杜泽铭点头,“早点休息,明天见。”
他不再多言,静静看着沈一帆。
沈一帆微微颔首,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主宅大门。杜泽铭的外套披在他肩上,宽大却奇异地不显违和。
看着那清瘦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门内,杜泽铭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车。车窗升起,隔绝了外界。他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今晚的试探和坦诚,是一场豪赌。他赌沈一帆的理性,赌他对事业的追求,更赌自己这些年在他心中积累的那一点点信任和分量。
现在看来,似乎……赌对了第一步。
而此刻,城市的另一端,贺远坐在冰冷的公寓里,面前摊开着沈氏集团公开的“绿洲计划”方案摘要。他目光扫过那些技术参数,脑子里却不断回放着停车场那一幕:沈一帆拢着杜泽铭的外套;杜泽铭看向沈一帆时,专注又熟稔的眼神。
“公事公办……”贺远低语。他拿起笔,在沈氏方案上一处极具创新性但也风险极高的技术节点上,用力地画了一个圈。他告诉自己,明天,他只看数据,专注方案,绝不会因为任何私人情绪影响专业判断……
第29章
翌日, “绿洲计划”竞标结果发布会定在市中心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巨大的环形会场座无虚席,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和紧绷的期待,镁光灯在主席台前闪烁不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