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是他的好朋友,最近在奉诏修史。
  南齐的时光太短暂也太仓促了,明明是离他很近的时代,却只能到史书中寻觅传奇。
  那传奇里,一声声说着——
  少年时代的王俭遇见青年时代的萧赜,从此不辞霜雪,共赴万里江山。
  南齐开国的时候,王俭只有二十五岁,却位列开国功臣之首,古来未有。
  萧赜曾说:“诗云: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今亦天为我生俭也。”
  凡朝野大事,“深委仗之,奏无不可。”
  确然是上天的眷顾,才成全了这一对君臣与知己,他们的名字并排写在史书的这一页。
  后人说:“武帝之委任王俭,宪章攸出,礼乐之盛,咸称永明。宰相得人,斯为美矣。”
  又这般评价他们一起开创的盛世:“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哒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可惜,王俭死在了最风华灿烂的年纪。
  他走后的许多年,萧赜是那样深切地思念着他:
  “其契阔艰运,义重常怀,言寻悲切,不能自胜。痛矣奈何!往矣奈何!”
  他这一死,仿佛将萧赜的一部分精气神也给带走了。
  此后,随着豫章王、文惠太子的先后离世,萧赜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病终,永明这个文华璀璨的盛世也就彻底结束了。
  永明,永明。
  万事浮云,变幻如斯,谁又可真的「长为南山固,永与朝日明」?
  世人总觉得,他们梁朝,是魏晋南北朝文化最锦绣灿烂的年代。
  但王筠觉得,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的。
  梁朝最杰出的一批文学家,都是齐武帝永明年间的旧人,或是他们指点过的门生晚辈。
  永明年间的文坛盟主沈约,成了梁朝的开国宰相。
  但同样杰出的谢脁与王融等人,却都永远埋葬在了永明。
  王筠想起沈约曾对他说过:“自谢朓诸贤零落已后,平生意好,殆将都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
  唉。
  真想去沈约少年时、去永明年间看一看啊,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即便在那个时代也能拥有一席之地。
  绝对、绝对——
  不会逊色于谢脁!
  王筠站在那里发呆了太久,众人都收拾好,准备启程了。
  安乐公主嫌他挡路,伸手使劲推了推:“喂,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王筠下意识地说:“在想沈郎他的早死白月光的可替代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