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3 / 4)
“为了得到沈传师的书法真迹,经常是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有一次,游湘西道林岳麓寺,沈传师从前恰巧在这里留过诗。米苻就从僧人那边借来了手书真迹,居然趁夜不告而别,一夕张帆携之遁去。”
“僧人第二天发现,急忙报官,发现他竟然已经跑到了几百里开外,好容易才追上,把沈传师的真迹拿了回来。”
沈约:“……”
观众们:“……”
一夜跑出几百里,这等速度即便是赵光义驾驴车,也不遑多让了!
果然,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他位面,很快有人补充了信息:
【柳州刺史柳宗元:沈传师是我的好友,我们经常书信往来,上次退之说,他写了一篇与我有关的文章,要让沈传师刻碑。】
【中书舍人韩愈:我作证,那是我写的文,沈传师刻的碑,题为《柳州罗池庙碑》。】
【刘禹锡(我在玄度观看花):???你们什么时候交的这个朋友,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单瞒着我一个人?】
【柳州刺史柳宗元:啊这……】
【中书舍人韩愈:啊这……】
接下来,便是韩柳二人的翻车现场,以及刘禹锡生气的吐槽时间。
天幕前的观众,也是满脸同情。
可怜的梦得,大家该如何告诉你,就连柳宗元的墓志铭,那篇传唱千古的名文,同样也是韩愈写文、沈传师刻碑。
他们可“坏”了,根本不带你玩。
反正就,从头到尾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江州司马白居易:沈子言与我、微之都是同榜进士,他的书法与治学,一向令我十分钦佩。】
【通州司马元稹:确实如此,我家中有一块亡者墓志铭就是退之撰文、子言刻碑。】
【西晋司空刘琨:看起来,韩愈和这个沈传师合作过很多次。】
【中书舍人韩愈:那是当然啦,仅仅是给子厚就写过三块,还有什么黄陵庙碑、文苑碑……很多很多,《顺宗实录》也是我和他一起修的。】
另一个位面,李德裕沉吟片刻,也发言道:
【大唐宰相李德裕:子言是我生平挚友,我与他有招隐山观玉蕊花之约,曾三度来此,共赋看花诗。而今斯人已逝,花木犹存,不尽怅然。】
【黄州刺史杜牧:沈公与我是通家之好,我祖父杜佑是他的老师,我少年时一直跟随他在江西,后来又去宣州,凡五年。】
【他离世之后,我就独自一人去了扬州。他曾托我整理李贺诗词,集之作序。】
【诗鬼李贺:啊,真的吗?谢谢你!】
【黄州刺史杜牧:不客气(笑)】
观众震惊,你不是跟李德裕一向不合吗?
杜牧对此很是振振有词:不合归不归,并不影响有同一个好朋友! ↑返回顶部↑
“比如有一次,游湘西道林岳麓寺,沈传师从前恰巧在这里留过诗。米苻就从僧人那边借来了手书真迹,居然趁夜不告而别,一夕张帆携之遁去。”
“僧人第二天发现,急忙报官,发现他竟然已经跑到了几百里开外,好容易才追上,把沈传师的真迹拿了回来。”
沈约:“……”
观众们:“……”
一夜跑出几百里,这等速度即便是赵光义驾驴车,也不遑多让了!
果然,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他位面,很快有人补充了信息:
【柳州刺史柳宗元:沈传师是我的好友,我们经常书信往来,上次退之说,他写了一篇与我有关的文章,要让沈传师刻碑。】
【中书舍人韩愈:我作证,那是我写的文,沈传师刻的碑,题为《柳州罗池庙碑》。】
【刘禹锡(我在玄度观看花):???你们什么时候交的这个朋友,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单瞒着我一个人?】
【柳州刺史柳宗元:啊这……】
【中书舍人韩愈:啊这……】
接下来,便是韩柳二人的翻车现场,以及刘禹锡生气的吐槽时间。
天幕前的观众,也是满脸同情。
可怜的梦得,大家该如何告诉你,就连柳宗元的墓志铭,那篇传唱千古的名文,同样也是韩愈写文、沈传师刻碑。
他们可“坏”了,根本不带你玩。
反正就,从头到尾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江州司马白居易:沈子言与我、微之都是同榜进士,他的书法与治学,一向令我十分钦佩。】
【通州司马元稹:确实如此,我家中有一块亡者墓志铭就是退之撰文、子言刻碑。】
【西晋司空刘琨:看起来,韩愈和这个沈传师合作过很多次。】
【中书舍人韩愈:那是当然啦,仅仅是给子厚就写过三块,还有什么黄陵庙碑、文苑碑……很多很多,《顺宗实录》也是我和他一起修的。】
另一个位面,李德裕沉吟片刻,也发言道:
【大唐宰相李德裕:子言是我生平挚友,我与他有招隐山观玉蕊花之约,曾三度来此,共赋看花诗。而今斯人已逝,花木犹存,不尽怅然。】
【黄州刺史杜牧:沈公与我是通家之好,我祖父杜佑是他的老师,我少年时一直跟随他在江西,后来又去宣州,凡五年。】
【他离世之后,我就独自一人去了扬州。他曾托我整理李贺诗词,集之作序。】
【诗鬼李贺:啊,真的吗?谢谢你!】
【黄州刺史杜牧:不客气(笑)】
观众震惊,你不是跟李德裕一向不合吗?
杜牧对此很是振振有词:不合归不归,并不影响有同一个好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