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侯安都哑然。
  是啊,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要么溅血一战,要么跪下苟活,没有第三条路。
  陈蒨招招手,示意两个小幼崽坐过来。
  同样是亡国之君,把完颜守绪和他的好大侄陈叔宝换换,也不至于搞出什么胭脂井、玉树□□花,让本朝沦落为千古笑柄。
  哦,不对,把完颜守绪换过来,很可能根本不会亡国……
  不是每个人都像陈叔宝一样,成天作大死的。
  一想到陈顼无了,陈叔宝也无了,心情顿时就明媚了起来呢!
  陈蒨拍了拍张天纲的手以示安慰,正色道:“先生羁旅多年,如今来投本朝,可有什么打算吗?”
  毕竟是前金国宰相,能力和口碑都很不错,稍稍培养一番,便可以直接干活了。
  他本以为对方定然做好了规划,或是有计策要献,再不济也要劝谏自己一番。
  谁知,张天纲沉默许久,那双碧海般沧桑深沉的眸中,泛起了一缕茫然之色:“臣只想来见陛下一面罢了。”
  言下之意就是,见面归见面,之后要干啥还没想好。
  陈蒨:“……”
  这家伙可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呢。
  张天纲确实很茫然。
  他是蔡州那批人中,唯一幸存到现在的,所有同袍故旧,一应葬在了当年的漫天烽火里。
  这些年,作为前朝遗民,他孑然一身,漫无目的,行尸走肉般地四处漂泊。
  要追随陈蒨灭亡蒙古,为故国复仇吗?
  或许吧,但这只是他所想做之事的一部分。
  金国灭亡了,永远停留在了天兴年间。
  可是,所有亲历者心中的创伤,却一生都不能抚平。
  蒙古入侵的前一年,卫绍王时期,金国境内共有8,413,136个家庭,53,532,151位居民。
  然而,到了金国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蒙古窝阔台七年,北方原金国地区的人口仅剩下873,781户,4,754,975人。
  也就是说,有足足四千九百万人,因为瘟疫、虐杀、劫掠、饥荒……等各种原因,永永远远地葬身在了这场战争中。
  张天纲深吸一口气:“这些年,臣在世间四处行走,看尽哀哭悲苦……”
  他没有细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是怎样一幕幕家破人亡、众生流离的惨剧,陈蒨却叹息一声,无比感同身受地说:“朕都知道。”
  侯景之乱所造成的劫难,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是平乱的主将,也见证过最深的黑暗和动荡。
  太阳底下无新事,从来是千古同此悲。
  室内一时寂静下来,只有长风穿院,震得庭下松竹铿然摇曳,哗哗作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