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4)
虽说,用尚未发生的事来责备人不太好。
但这种卖国贼大汉奸,还是应该尽量扼杀在未崛起之时,不然天知道他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也不一定非得杀了张柔吧”,李庭芝提出了疑问,“张弘范只是张柔的第九子,并非嗣子,亦不是最得他青眼的一个孩子,张柔如果识趣的话,绝不会因此而翻脸,更不会有复仇之念。”
陈蒨眉凝霜雪,摆手道:“朕不愿用江山社稷,来赌他是否识趣。”
李庭芝一叹,知道张柔是非死不可了:“什么时候动手?”
陈蒨:“还有一年零三个月十天半,子时动手。”
李庭芝:???
这啥玩意,怎么还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了?
陈蒨告诉他:“这是张珪的生辰八字,朕在等张弘范把儿子生出来,未来给朕当宰相。”
张珪是张弘范独子,按史书中的记载,就是一年零三个月十天半之后的这个时候出生。
张弘范妥妥的生娃工具人,赶紧生,生完之后就可以实施去父留子了。
张家人全部杀掉,斩草除根。
刚出生的小团子根本不记事,到时候指派新的养父母,或者干脆带入宫中好好教养,日夕相处,名师教导,未来就是天选的帝国宰相!
李庭芝:???
等等,他的军师还没出场就已经输了吗,而且输给了一个还没出生的小不点?
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点开评论区,想瞅瞅张珪究竟何许人也,值得文皇陛下如此大费周章的谋算。
然后就发现……
张珪确实有几把刷子。
此人乃是元朝一百年间最杰出的汉人宰相,四朝中流砥柱,帝王之师,位居蒙古诸王之上,文武兼资,忧心民瘼。
引领国家前行的持舵者,推行汉法新政的变革家,在混乱变局中以一己之力,庇护了一片青天。
可惜,张珪多少也算得上生不逢时的典范,元朝的政治环境对他的掣肘太多,极大地限制了汉法新政的实施。
他一生都在戴着镣铐,逾越难越之关山,让人可敬又可配。
李庭芝看到这里,发现实在是不得不服。
张珪的原材料摆在这里,纯金璞玉,就算是被张弘范这个反面教材摧残一通,都能立身持正,若换了陈蒨来教,还不分分钟起飞?
张家这一家人简直绝了……
张弘范的亲爹张柔和亲儿子张珪品行都很好,史书评价甚佳,中间一代却出了他这一个奇葩,成了全家挥之不去的大黑点。
这就好比十六国时期。
姚家三代人声名素著,姚弋仲携民南渡,姚襄一代英主,姚兴也是一位推行汉化文治的仁君,结果中间,却出了姚苌这个神一般的抽象人物……
别人都是光宗耀祖,让祖坟喷烟。
而张弘范和姚苌就不一样。 ↑返回顶部↑
但这种卖国贼大汉奸,还是应该尽量扼杀在未崛起之时,不然天知道他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也不一定非得杀了张柔吧”,李庭芝提出了疑问,“张弘范只是张柔的第九子,并非嗣子,亦不是最得他青眼的一个孩子,张柔如果识趣的话,绝不会因此而翻脸,更不会有复仇之念。”
陈蒨眉凝霜雪,摆手道:“朕不愿用江山社稷,来赌他是否识趣。”
李庭芝一叹,知道张柔是非死不可了:“什么时候动手?”
陈蒨:“还有一年零三个月十天半,子时动手。”
李庭芝:???
这啥玩意,怎么还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了?
陈蒨告诉他:“这是张珪的生辰八字,朕在等张弘范把儿子生出来,未来给朕当宰相。”
张珪是张弘范独子,按史书中的记载,就是一年零三个月十天半之后的这个时候出生。
张弘范妥妥的生娃工具人,赶紧生,生完之后就可以实施去父留子了。
张家人全部杀掉,斩草除根。
刚出生的小团子根本不记事,到时候指派新的养父母,或者干脆带入宫中好好教养,日夕相处,名师教导,未来就是天选的帝国宰相!
李庭芝:???
等等,他的军师还没出场就已经输了吗,而且输给了一个还没出生的小不点?
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点开评论区,想瞅瞅张珪究竟何许人也,值得文皇陛下如此大费周章的谋算。
然后就发现……
张珪确实有几把刷子。
此人乃是元朝一百年间最杰出的汉人宰相,四朝中流砥柱,帝王之师,位居蒙古诸王之上,文武兼资,忧心民瘼。
引领国家前行的持舵者,推行汉法新政的变革家,在混乱变局中以一己之力,庇护了一片青天。
可惜,张珪多少也算得上生不逢时的典范,元朝的政治环境对他的掣肘太多,极大地限制了汉法新政的实施。
他一生都在戴着镣铐,逾越难越之关山,让人可敬又可配。
李庭芝看到这里,发现实在是不得不服。
张珪的原材料摆在这里,纯金璞玉,就算是被张弘范这个反面教材摧残一通,都能立身持正,若换了陈蒨来教,还不分分钟起飞?
张家这一家人简直绝了……
张弘范的亲爹张柔和亲儿子张珪品行都很好,史书评价甚佳,中间一代却出了他这一个奇葩,成了全家挥之不去的大黑点。
这就好比十六国时期。
姚家三代人声名素著,姚弋仲携民南渡,姚襄一代英主,姚兴也是一位推行汉化文治的仁君,结果中间,却出了姚苌这个神一般的抽象人物……
别人都是光宗耀祖,让祖坟喷烟。
而张弘范和姚苌就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