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故而,在陈庆之以后,「右卫将军」一职轻易不许与人,韩子高还是第一个。
  考虑到陈庆之的成长轨迹,也是从帝王亲卫,转变为能够独挡一面的军事长官,与韩子高相仿。
  陈蒨亦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如那位先人一样北伐建功,做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以及,吴明彻。
  武庙中的水王,堪称所有入选武庙的名将行列里,战绩最水的一个。
  他的父亲吴树,与陈蒨的父亲陈道谭从前同在梁朝东宫为官,担任太子萧纲的亲将,关系甚是亲厚,吴明彻也和陈蒨一起在吴兴城长大,算得上发小。
  吴明彻虽然能打,但为人太过刚直,御下甚严,眼里丝毫容不下沙子,平日士卒多有怨言,多次因此爆发了乱子。
  每一次,都是陈蒨御驾亲征,千里迢迢,将这位倒霉发小捞出来,平息战乱。
  吴明彻因此形成了路径依赖,打仗只管往前冲,后方从来不看,反正陛下会给他兜底。
  一名臣子,最好不要在太年少的时候,遇见太惊艳的君王。
  否则,若是不能与对方走到白头,以至于才高天妒,中道君臣惜别,余生必将在惨淡中落幕。
  吴明彻就是这样的人,在陈蒨死后,他失去了这位在朝中无论风雨,都会一力庇护自己、自始至终对自己信任有加的君王。
  不幸的是,他已经被陈蒨惯坏了,并没有意识到昏君庸主才是一个王朝的常态,像他这样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的将星,被新帝深恶痛绝,如鲠在喉,时刻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当他又一次率军出征,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被北齐生擒,俘虏囚困数年之后郁郁而终。
  总而言之……
  放眼望去,陈蒨队伍里的人形形色色,彼此混杂,反正没一个正常人!
  这些人经历都相当坎坷,出身也不高,放在其他历朝历代,可能属于掉在街边都无人问津的那种。
  几乎都是被陈蒨坑蒙拐骗(划掉),依靠美色(再划掉),凭借强大的人格魅力招募过来的。
  然后再悉心培养,纳为己用。
  文皇陛下在深得人心这方面,确实是鲜有敌手呢。
  主打一个老少通吃。
  就比如虞荔,也就是虞世南的生父,曾屡次拒绝梁武帝与陈霸先的征召,唯独陈蒨给他写信,说我需要你,还望卿即刻收拾行装,前往国都,期待早日相见。
  虞荔立刻就抛下一切,为他出山了。
  此刻,小团子虞世南正被文帝陛下抱在船头栏杆上,满怀好奇,打量着四周,灵动的目光一闪一闪:“陛下,这是什么地方呀?”
  陈蒨倚在船边,长身玉立,遥望远方的城池与海疆轮廓,清淡的声音吹散在海风中:“是泉州,也就是我们那里的闽州。”
  岭南靓仔们来到这里,置身于如此似曾相识的湿热气候中,瞬间仿佛回到了快乐老家。
  就是这个熟悉的feel!
  萧摩诃不知从哪儿摸出了人字拖,给自己换上,一面嘀咕道:“我就说会派上用场吧,还好带了,你们需要伐?”
  众人:“……”
  那你准备得有些过于充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