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3 / 4)
“房相再请。”
“郭相你也再请。”
“房相再再请。”
“郭相再再再请。”
如此诡异的对话走了三遭。
一名杵在后头、被挡住路的官员,终于忍不住伸手一边一个,将两人按在座位上:“好了,二位相公不要再请了,菜都凉透了!”
然而,二人的表演还远远没有结束。
随着一盘盘菜端上来,对视一眼,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房相先请”、“郭相先请”的争执。
李存勖嘴角微微抽搐,扭过头,选择眼不见为净。
他拉着李世民的手,神色中充满了苦恼,诉苦道:“太宗爷爷,我最近真的很纠结。”
“邈佶烈这厮……就是李嗣源,您之前也从史书里看到了他如何背叛我,我不知道该不该再信他一次。”
李世民沉吟着发问:“亚子如何处理郭威、孟知祥等人?”
“就是和从前一样,不做任何追责”,李存勖没啥波动,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们虽然都在我死后开国称帝,但我都埋骨成灰了,没道理要求人家还继续为我尽忠,根本不算什么错误。”
李世民又问:“那李嗣源?”
“他和那些人都不一样”,李存勖沉默了许久,飘落了一声叹息。
李嗣源作为他的义兄,从最微末时期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联剑并辔,转战千万里。
当年,他初次继位,就遭遇了李克宁叛逆,情况岌岌可危,是李嗣源一直在他身后支持他。
濮阳相见,他指着滔滔不绝的河水,告诉李嗣源:“公当为吾死!”
李嗣源应下了,并且也始终都是这么做的。
柏乡之战,面对山下合围了一重又一重的梁军,杀气冲云。
他手持白金巨钟为李嗣源灌酒,李嗣源一饮而尽,跃马挺身,率百骑冲锋陷阵,生擒敌将而回。
当时场景之凶险,盔甲上,尽是箭镞密集的痕迹,如同刺猬。
郓州之战,他要孤军突袭,众人皆谏不可从,李嗣源夜入帐中,与他密谋,愿誓死为先锋军,一战而定胜局。
汴州之战,李嗣源率先拔城,拜于道旁相迎。
他意气风发,拽住对方的衣袖,扬眉指点江山,常笑着说:“天下与尔共之!”
与尔共之。
谁料真是一语成谶。
要说李嗣源全然无情,那倒也不是。
李嗣源本可以重开一个王朝,自己当开国之君,但因为吏部尚书李琪的一句话,最终选择了继承「唐」这个国号。
对他来说,「唐」这个国号并不是政治资本,甚至是一种负担。 ↑返回顶部↑
“郭相你也再请。”
“房相再再请。”
“郭相再再再请。”
如此诡异的对话走了三遭。
一名杵在后头、被挡住路的官员,终于忍不住伸手一边一个,将两人按在座位上:“好了,二位相公不要再请了,菜都凉透了!”
然而,二人的表演还远远没有结束。
随着一盘盘菜端上来,对视一眼,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房相先请”、“郭相先请”的争执。
李存勖嘴角微微抽搐,扭过头,选择眼不见为净。
他拉着李世民的手,神色中充满了苦恼,诉苦道:“太宗爷爷,我最近真的很纠结。”
“邈佶烈这厮……就是李嗣源,您之前也从史书里看到了他如何背叛我,我不知道该不该再信他一次。”
李世民沉吟着发问:“亚子如何处理郭威、孟知祥等人?”
“就是和从前一样,不做任何追责”,李存勖没啥波动,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们虽然都在我死后开国称帝,但我都埋骨成灰了,没道理要求人家还继续为我尽忠,根本不算什么错误。”
李世民又问:“那李嗣源?”
“他和那些人都不一样”,李存勖沉默了许久,飘落了一声叹息。
李嗣源作为他的义兄,从最微末时期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联剑并辔,转战千万里。
当年,他初次继位,就遭遇了李克宁叛逆,情况岌岌可危,是李嗣源一直在他身后支持他。
濮阳相见,他指着滔滔不绝的河水,告诉李嗣源:“公当为吾死!”
李嗣源应下了,并且也始终都是这么做的。
柏乡之战,面对山下合围了一重又一重的梁军,杀气冲云。
他手持白金巨钟为李嗣源灌酒,李嗣源一饮而尽,跃马挺身,率百骑冲锋陷阵,生擒敌将而回。
当时场景之凶险,盔甲上,尽是箭镞密集的痕迹,如同刺猬。
郓州之战,他要孤军突袭,众人皆谏不可从,李嗣源夜入帐中,与他密谋,愿誓死为先锋军,一战而定胜局。
汴州之战,李嗣源率先拔城,拜于道旁相迎。
他意气风发,拽住对方的衣袖,扬眉指点江山,常笑着说:“天下与尔共之!”
与尔共之。
谁料真是一语成谶。
要说李嗣源全然无情,那倒也不是。
李嗣源本可以重开一个王朝,自己当开国之君,但因为吏部尚书李琪的一句话,最终选择了继承「唐」这个国号。
对他来说,「唐」这个国号并不是政治资本,甚至是一种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