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写那些要注意的人和事,写庙堂之高兼听则明,写天下民瘼,写太学建设。
  也写天寒莫忘添衣,深更莫要独坐,写起长安月,灞陵柳,北邙山上无闲地,写当年在燕宫并肩看的一场大雪。
  最后写道,臣平生从不信神佛,唯今日至此,方希之有。
  此生得遇陛下,已是不枉,来世亦无所求。
  愿舍此来世,祈愿陛下江山永固,平安喜乐,祈愿我大秦,千秋万岁,国祚绵长。
  当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苻坚恰好带着王镇恶几人进来。
  王猛把封好的信封递给他:“待我走了再看。”
  又转头看向王镇恶:“我欲向你们宋祖陛下借一个人来大秦。”
  王镇恶疑惑道:“谁?”
  王猛翻阅着面前摊开的《魏书》,轻轻吐出一个名字:“崔浩,我欲让他接任我的位置。”
  “这如何使得?”苻坚蹙眉道,“不管这崔浩是谁,有何才干,都不能成为你的继任。”
  “这如何使得?”王镇恶也大惊道,“爷爷,您是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丞相、清河郡侯,崔浩一个人怎么接任得了这么多位置?”
  王猛:“……”
  在这一刻,看着面前两双眼睛,他觉得,陛下和王镇恶二人更像是亲父子。
  他微笑着说:“我觉得完全没问题呢。”
  “崔浩何许人也?”
  见自家丞相不像在说笑的样子,苻坚一阵愕然,转头问王镇恶。
  王镇恶告诉他:“是北魏的开国元勋,拓跋焘的宰相,洞察天机,算无遗策,是个军事天才,内政也很擅长。”
  “但最后,因为国史之狱秉笔直书而惨遭罹祸,满门尽灭,数千人因此株连丧生。”
  “在我们本来的位面,崔浩还活着,本打算北伐灭北魏的时候杀了他,如果天王需要的话,到时候把他抓了送过来就是。”
  苻坚闷闷不乐。
  谁想要这个崔浩啊,他只想让景略长久地留在人间。
  但景略一心为他考虑,又用一种交托后事的语气,让他无法说出拒绝。
  只好迂回地说道:“崔浩既然是一国元勋,未必乐意为朕效命……”
  “怎么会”,王猛缓缓摇首,“我观他史书事迹,一生最渴望的便是遇见陛下这样的仁君圣主,可惜总不能如愿。”
  崔浩的能力相当全面强悍,唯一的短板便在于他只能提供军事谋略,相当于谋士角色,却不能到沙场上亲自征伐。
  前秦如今极其缺乏名将,慕容垂、姚苌之流是肯定要杀的,邓羌虽然很可靠,但也不能总是逮着他一个人薅。
  司隶校尉警告.jpg
  王猛叮嘱陛下,到时候征战蒙古,别忘了抢几个名将回来。
  苻坚微感汗颜,觉得自家丞相看他总有一种深深的滤镜:“什么仁君圣主,只恐他觉得朕太过仁义,毫不杀伐果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