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边祖孙相见,真情流露十分感人。
  那边祖孙相见,场景一度混乱不堪。
  北宋神宗位面。
  陆游的爷爷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虽然后来因为政见不合掰了,但此刻还在蜜月期。
  他在先生府中听课,对王安石很是崇拜,甚至到处声称,“平日就师十年,不如从安石一日。”
  只能说,不愧是祖孙,思维方式都一毛一样。
  陆游当初为了欢迎文天祥,将家里的猫拆洗了好几遍。
  陆佃现在为了欢迎陆游,在府中进行了声势浩大大扫除。
  :=
  将每个犄角旮旯都清理完一遍之后,他又盯上了王安石本人:“先生,您多少日未曾沐浴了?要不也去洗洗?”
  王安石:“……”
  夭寿了,他就是不爱洗澡,有什么问题吗!
  然而陆佃一心惦记着未来的大孙子,想留下个好印象,一通连哄带劝,还是把他请过去洗澡了。
  王安石看着光可照人的府中地面,沉默许久,一时分不清这到底是谁家。
  就在他刚洗完出锅的时候,陆游来了,一开始压根没注意到他,后来还是被陆佃引见,这才满怀惊讶地说:“啊,居然是荆公当面吗,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陆游仔细瞅了好半天,觉得可能是因为才洗过,他看起来就不像传闻中那么黑。
  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不是,自己在史书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几人坐定,陆游捡起话头,将自神宗年间至他那个年代发生的事,简明扼要地拉了个梗概。
  又将一些相关的秘史资料笔记全部带来,甚至还有一本《王临川集》。
  王安石听他说起自己一生的起起落落,神色始终很平静,像是黄昏冥暮时一线霞光离合的青山,任它悲欢刹那,流云来去,仍是峻然万仞,无可摇动。
  他这一生,都在很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纵然知道前方有万劫千险,也不会再转身回头。
  所以,陆游提供的这些信息,至多是作为一种实行过程中的参考,改革新政的大方向是会变的。
  唯独听到长子王雱早逝时,才轻轻握紧了手,眸中深蕴着一丝痛意。
  陆游想了想,便这么安慰道:“如今还隔了数年,总能设法医治解决的。万一遭逢不幸,也是命数使然,已尽了人力。”
  他甚至举了一个例子:“东晋宰相王导与长子王悦情深似海,待如珠玉,举国之力寻觅医者,王悦最后依旧英年早逝。可见生死靡常,概莫能外,荆公不妨想开些。”
  王安石:“……”
  本来想得挺开的,但被你说得自闭了.jpg
  王导除了和他一样都姓王,都是宰相,此外还有任何关联吗。
  这都能沾上丧子buff?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