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4)
山河破碎,舆图换稿,如此深沉的切肤之痛、弥天大恨,又岂是萧衍的一句“大好江山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就能够轻易为之开脱的?
在侯景之乱中捐躯牺牲的所有萧梁皇室,都可以道一声“亦复何恨”。
因为他们为了保护这个国家,已经尽力了。
壮烈就义的范阳王可以,惨烈被弑的邵陵王可以,从容赴死、长叹“久知此事,嗟其晚尔”的皇孙萧大器可以,死于贼手、遗言泣血题壁、“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的简文帝萧纲,也可以。
唯独萧衍不可以。
他不配。
高祖起兵于雍荆,陈庆之、韦睿慧眼识英才,血战追随,终于开创新朝,然而,二人的后裔全部都在这场战乱中牺牲。
不知萧衍九泉之下,还有何面目见当年的挚友与同袍?
沈约神色破碎:“怎会如此……”
沈林子捏捏他的手,温声道:“你莫急,这事完全可以避免。”
“眼下,你们距离侯景之乱爆发还有三十年,北边还是北魏孝庄帝当政,和那个尔朱荣狗咬狗,互相扯头花,一时半会根本掰扯不清。”
想起那个动辄在评论区忽悠人造反的尔朱荣,他嘴角便不由一抽。
尔朱荣叛逆之心昭然若揭,此刻最急的,定然是孝庄帝元子攸。
这位帝王一向以中兴大魏为志向,宁可君王死社稷,也不甘做权臣的傀儡。
历史上,他成功骗尔朱荣进宫,直接将其手刃。
无奈棋差一招,虽然灭了权臣,却没能成功灭掉权臣家族,最后被尔朱家的其他人缢死在晋阳佛寺。
并留下了遗恨千古的名场面:“帝临崩礼佛,愿来世不为国王,又作五言曰: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平心而论,元子攸虽然和他们立场不同,却是一位好皇帝。
在风雨飘摇中登基,四周尽是虎狼环伺。
拿着最烂的牌,却尽了最大的努力绝地反击,勤勉政事,审理冤狱,俭约治国,为百姓请命。
他如果生在元恪的位置,给孝文帝接班,北魏或许还真能往江南再扩一扩,然而,他偏偏生在了魏末。
魏末诸帝,无一是庸主。
就连经常被嘲笑的“陛下何故谋反”的主角元善见,也是史书认证的文武双全天子,“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可惜,时局如此,积重难返,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有用的。
如今一切被曝光,尔朱荣和孝庄帝定然都在暗地里憋个大招,就等着图穷匕见。
两方当中注定只能活一个。
而且,如今羊侃也羁留在北方境内,还没有南归。
这一年,羊侃二十三岁,刚刚因为灭羌的战绩而封侯。
万朝观众对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之前介绍辛弃疾的时候,大家都看过《梁书.羊侃传》,知道这是一个镜像版本的辛弃疾。 ↑返回顶部↑
在侯景之乱中捐躯牺牲的所有萧梁皇室,都可以道一声“亦复何恨”。
因为他们为了保护这个国家,已经尽力了。
壮烈就义的范阳王可以,惨烈被弑的邵陵王可以,从容赴死、长叹“久知此事,嗟其晚尔”的皇孙萧大器可以,死于贼手、遗言泣血题壁、“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的简文帝萧纲,也可以。
唯独萧衍不可以。
他不配。
高祖起兵于雍荆,陈庆之、韦睿慧眼识英才,血战追随,终于开创新朝,然而,二人的后裔全部都在这场战乱中牺牲。
不知萧衍九泉之下,还有何面目见当年的挚友与同袍?
沈约神色破碎:“怎会如此……”
沈林子捏捏他的手,温声道:“你莫急,这事完全可以避免。”
“眼下,你们距离侯景之乱爆发还有三十年,北边还是北魏孝庄帝当政,和那个尔朱荣狗咬狗,互相扯头花,一时半会根本掰扯不清。”
想起那个动辄在评论区忽悠人造反的尔朱荣,他嘴角便不由一抽。
尔朱荣叛逆之心昭然若揭,此刻最急的,定然是孝庄帝元子攸。
这位帝王一向以中兴大魏为志向,宁可君王死社稷,也不甘做权臣的傀儡。
历史上,他成功骗尔朱荣进宫,直接将其手刃。
无奈棋差一招,虽然灭了权臣,却没能成功灭掉权臣家族,最后被尔朱家的其他人缢死在晋阳佛寺。
并留下了遗恨千古的名场面:“帝临崩礼佛,愿来世不为国王,又作五言曰: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平心而论,元子攸虽然和他们立场不同,却是一位好皇帝。
在风雨飘摇中登基,四周尽是虎狼环伺。
拿着最烂的牌,却尽了最大的努力绝地反击,勤勉政事,审理冤狱,俭约治国,为百姓请命。
他如果生在元恪的位置,给孝文帝接班,北魏或许还真能往江南再扩一扩,然而,他偏偏生在了魏末。
魏末诸帝,无一是庸主。
就连经常被嘲笑的“陛下何故谋反”的主角元善见,也是史书认证的文武双全天子,“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可惜,时局如此,积重难返,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有用的。
如今一切被曝光,尔朱荣和孝庄帝定然都在暗地里憋个大招,就等着图穷匕见。
两方当中注定只能活一个。
而且,如今羊侃也羁留在北方境内,还没有南归。
这一年,羊侃二十三岁,刚刚因为灭羌的战绩而封侯。
万朝观众对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之前介绍辛弃疾的时候,大家都看过《梁书.羊侃传》,知道这是一个镜像版本的辛弃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