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无巨细,悉心引导,循循善诱,百般教诲犹恐不足,还要让他在实践中学习,事必躬行。
  他处理了许多政务。
  审断过刑案讼狱,镇压过叛逆之臣,入朝政事,出制典梏,民瘼休戚,历历分明。
  也犯过一些错误。
  他曾质疑过,水至清则无鱼,不该太过严刑峻法,想要以德服人、宽仁之国。
  于是,对一批问题官吏进行了从宽处理,仅仅贬官三级,在京城上了一个月的思想教育课,就把他们打发出去继续工作了。
  走的时候,个个都痛哭流涕,说会痛改前非。
  谁知下放到地方任上,却依旧鱼肉百姓,怨声载道,险些酿成极其灾难的后果。
  刘穆之当时没有责备他,只是做好了所有的收尾工作,温和地拍了拍他的肩,告诉他:“你读了很多书,这很好。”
  “可是,你要记住,书上所提倡的那一套君子作风,虽有益于个人修养,放在社稷大政上却是完全行不通的。”
  “世人多半畏威不畏德,没有金刚手段,切不可乱生菩萨心肠。”
  后来,文天祥意识到,老师说的是对的。
  真到了这个位置,背负天下之重,去做这些家国民生大事,见过人性之恶,也目睹世间百态,才明了从前的自己何其浅薄。
  又或许,浅薄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些著书立说的大儒。
  古来有几个大儒,真正为生民立民,做过国家柱石、栋梁之臣呢?
  纸上谈兵、纯出虚构的空想治国之道,凭什么能够作为经典永久流传?
  正因为这段时间,见识到了真正明君贤相是什么样子,他才发现,宋理宗这个皇帝当得究竟有多么荒唐可笑。
  宋理宗已经当了三十年皇帝了,这三十年,是五毒俱全、祸害天下的三十年。
  和他一对比,赵昚都显得格外清流了。
  指望这么一号人去抗元,显然是对牛弹琴,如堕梦中。
  文天祥对他已经不抱有任何指望,就打算等完成本次愿望,领取奖励,赶紧把他换掉。
  此刻,他也丝毫没有迟疑,上来就直接揭开了宋理宗的老底:
  “各位,宋理宗是矫诏篡位,得国不正,登基后长期亲小人,远贤臣,昏聩朝野,乌烟瘴气。在当政的第一个十年,就纵容史弥远专权,三凶横行,腆颜卖国,极尽卑躬屈膝!”
  “史弥远此人,是正正经经的投降派,搜山检海讨金人欢心犹恐不够,更是砍杀名将,将首级献给金人当礼物。”
  “随后签订了奇耻大辱的嘉定和议,依靖康故事,全面称臣,比之隆兴和议尚且弗如!”
  说到这里,文天祥见观众迷茫,又补了一句:“史弥远就是史浩的儿子。”
  观众:嚯!
  你要说史弥远,大伙不认识,但你要说史浩,我们可熟了!
  史浩的两个大窟窿眼珠子,现在还在东华门上钉着呢,路过的人随时都会啐上一口!
  这一家子真是打狗带出屎,杀猪沾着泥,没一个好人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