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至还带着满满一车美味的食物,走访军营,慰问士兵,给众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就连金世宗都为此放松了警惕,特赐一块「有道良商」的牌匾。
  殊不知。
  他们确实没有联通江南,一直按兵不动,为的就是最后时刻来一招狠的。
  饭桌上,刘穆之与众人一一谈话,大多数递上名帖,预约「宰相饭桌」的人,都是有事相求,或是有计策要进言。
  叶颙从袖中摸出一块小型印刷机模型,向众人展示一圈,又道:
  “周必大御史此前改善了印刷术,大有进益,预备重新校正修订《文苑英华》,并进行刊刻。因他去了吐蕃,这事就拜托给我。”
  刘穆之批准了此事,抽出一张公文纸,准备给他拨一笔运作款项。
  他顺口问了一句:“何为《文苑英华》?”
  叶颙自豪地说:“此书上起萧梁,下迄五代,收录二万余卷文章,超两千位作者,是一部不朽的类书巨作。”
  “上起萧梁?”刘穆之眉心一蹙,径直将拨款单子拿回头,“连本朝的文章都不入选,要你何用?”
  叶颙:呆若木鸡.jpg
  魏杞好心为他打了个圆场:“本朝作品已尽数录入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故而后世修书,皆从《文选》之后的年代,即萧梁开始算起。”
  刘穆之神色微缓:“既是如此,先刊印《文选》,再修《文苑英华》。”
  叶颙点头:“好。”
  论文学修养和作品质量,《文选》的编者萧统,比《文苑英华》的一群编者高出几十倍,他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
  接下来,魏杞又提起修订律法之事。
  刘穆之听他说完了思路,微微颔首道:“重在普法,要以最简练的字数说明所有的要点,让识字者都能看懂,不识字者亦可通过别人转述,轻易理解。”
  魏杞一怔,心悦诚服道:“穆之先生说的是。”
  刘穆之又道:“未来将《大宋律》印刷成小册子,抵达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再制作一些画本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编写律法相关的话本子小故事,命各地说书人公开演讲。”
  他们是重视法治的国家,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法律的漏网之鱼。
  如此几年普法下来,看谁还不懂法,倘若知法犯法,必定罪加一等。
  魏杞一一记下。
  另有一名钦天监官员,要求按照后世郑成功时期的标准,兴建一架高清天文望远镜。
  叶颙竖眉道:“如此劳民伤财,大大不可!”
  钦天监官员跟他争锋相对,寸步不让。
  虽然叶颙官位比他高太多,但现在官员升迁都看考成法,谢绝作弊,倒也不必特别费心思维护人际关系:
  “探索宇宙星海的奥秘,乃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战国时期,屈原便写出了《天问》,呵壁问天,如今我们得以进一步窥见星空深处,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二人争论了好一阵,吵得面红脖子粗。
  最后还是刘穆之一锤定音:“当然要建,而且不止于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