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谁?”
  “王徽仙。”
  王徽仙,字偲娘。
  才情出众,擅长诗词,精通琴棋书画四艺。
  她虽是山月楼之人,但时常外出,前去京中诗会品评诗文。
  假母一再保证:“绝不会是她!她并不缺钱,怎会自甘堕落在暗巷拦人?”
  韩六郎:“没准她慕我身强体壮,伺机与我寻欢呢。”
  假母无语地斜瞥他一眼,嫌弃之情溢于言表:“谁瞎了眼会看上你?”
  若假母所说为真,王徽仙确实看不上胸无点墨的韩六郎。
  不过,为了查证。
  罗刹还是让假母将王徽仙找来,让韩六郎辨认。
  等待的时辰,罗刹找到正在房中吃茶的朱砂:“怪了,你妹妹与七郎呢?”
  朱砂示意他坐下:“妹妹腹痛难忍,我让七郎带她回客舍休息。对了,我听七郎说,你们在青楼碰见一个琵琶弹得极好的绝色女子。”
  “哪好了?他孤陋寡闻,见谁都觉好。”罗刹面露不屑,“那女子长得不如我,琵琶弹得更是不如我。若非我忙着查案,我真想给他露一手。那首《凤衔芳蕈》,我敢自称天下第一。”
  他兴致勃勃地说起琵琶,朱砂平静吃茶,许久才打断他滔滔不绝的炫耀:“他有意为之,你看不出来吗?”
  罗刹迟疑地点头:“我知道。他与假母眉来眼去,刻意引我去女子的房中。”
  段诏巡明里暗里撺掇他留在房中。
  他隐约猜到段诏巡别有用心,却不知段诏巡的动机。
  毕竟他们二人,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他实在想不通段诏巡为何要害他?
  朱砂递给他一杯茶:“我妹妹呢,万事爱争第一。应是她又见不得我过得好,便使计想拆散我们。”
  从大通坊初遇到命案现场的无意重聚,直到时不时的几句挑拨离间之语。
  她儿时见过段凤巡的手段,早已习以为常。
  苦的是连累了罗刹,心下愧疚。
  适才在医馆,段诏巡假装失言说漏嘴,说他们在青楼查案遇到一个乐伎,而罗刹对乐伎似乎很青睐。
  段凤巡先是为她鸣不平,后责怪在场的段诏巡没有阻拦罗刹。
  她静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差点笑出声。
  多年过去,段凤巡搬弄是非的手段,仍是那一套。
  假意为你着想,实则句句诛心。
  罗刹愕然:“我难道看起来很容易被骗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