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如此。”成蟜微微颔首,随即转头吩咐侍从,“派人过来,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书院去。”
  “陛下特别交代,这笔钱财须由长安君亲自保管。”信使又补充了一句,生怕这些金银财宝被误交他人之手。
  “还有钱?”成蟜略显惊讶地扫了一眼角落里整齐码放的箱子,却没有立即打开查看的意思——反正自有专人清点核对。
  对他而言,金钱早已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每年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入长安城的财富,早已让他对这些身外之物失去了兴趣。
  “自然是有。”信使点头笑道,“陛下对书院可谓关怀备至。”
  作为嬴政身边的心腹之人,信使的地位非同一般,否则也不会被委以重任,亲自送来这封家书与赏赐。
  这一路奔波数月,终于抵达南方,顺便还要前往港口巡视一番。
  成蟜也不推辞,便带着信使慢悠悠地启程出发。
  “这地方的变化可真是不小。”信使望着沿途的风景,忍不住发出感慨。
  “你以前来过?”成蟜好奇地问。
  “臣本就是本地人。”信使笑着回答,脸上洋溢着自豪与亲切。
  “原来如此。”成蟜恍然点头,心中已然明白。
  难怪阿兄会特意派他前来,这不正是衣锦还乡的好机会吗?
  身为皇帝近臣,若不返乡一趟,岂非如锦衣夜行,无人知晓?
  光是想想都觉得替他惋惜!
  成蟜在此地已驻留多年,修路始终是他最为重视的工程之一。正如俗话所说:“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畅通,物资才能顺利运输,经济才能发展。
  因此,从书院通往港口的道路不仅宽阔平坦,两侧更是种满了整齐的树木,既美观又能遮阳挡风。
  冬季虽不严寒,但为了防止枝叶过于繁茂影响交通,人们会定期修剪多余的枝干。这些修剪下来的木材经过干燥处理后,被用作柴火,丝毫不会浪费。
  如今百姓过冬取暖主要依靠木柴与木炭,而成蟜为此专门设立了烧炭作坊,力求以最简便的方式产出高质量的燃料,提升民生福祉。
  “你这次回来,是否打算回乡探亲?”成蟜一边走,一边随口问道。
  “自然是回去的。”信使满脸欣喜地答道,“陛下恩准我回乡两日,正好可以好好看看家人。”
  成蟜听后心中暗自吐槽:是的,这很像阿兄的作风。
  嬴政是个十足的工作狂,连身边的臣子都被他带得几近全年无休。
  这种高强度的生活节奏,成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好在他当初坚持让阿兄练习长生诀,否则以嬴政这般拼命三郎的劲头,能活到五十开外,恐怕都要归功于他那副铁打的身子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