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顺便还给扶苏一顿赏赐,表达自己的好心情。
  扶苏:???阿父发财了?
  这种事自然是不会跟孩子解释的,给好处收着就行。
  扶苏也没纠结,他早就习惯了,长辈给的,收着就行。
  时不时的,扶苏还会在咸阳城内开设施粥的摊子,主要是给咸阳城内生活不怎么样的黔首们。
  不少人都不能理解,堂堂太子为何要这么做。
  真要有人问的话,扶苏有可能会回答,主要是习惯了。
  以前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其他的城市,成蟜所到之处,多多少少都会帮助那些贫困的黔首,不说天天让人吃饱饭。
  最起码给人活下去的机会,特别是灾年的时候,一碗粥或许能救下一条人命。
  扶苏被教导的,并非毫无底线的发善心,虽然在咸阳城的那些贵族的眼里,这太子就是过于善心了。
  但在民间,扶苏的名声却是非常的好,谁见了扶苏,不夸一句太子仁义。
  不过他也没再做出更加出格的事,像在长安那般教人读书,那是绝对没有的。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26章
  扶苏的分寸感,无疑是深受其小叔影响的,当然,这其中也融入了他前世所累积的经验。
  如今,对于前世的记忆,扶苏已然有些朦胧,但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却依然历历在目。
  毕竟,前世的他,因过于耿直,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反观他的小叔成蟜,尽管在前世的记忆中,他早早地便失去了生命,可如今却活得生龙活虎,备受宠爱。
  谁又能想到,前世成蟜仅仅活了十七岁,还因造反被诛杀。
  而今生的他,是何等的风光无限。自吕不韦死后,成蟜便成为了大秦的首富。其实,扶苏心中颇为好奇,他阿父究竟坐拥多少财富。
  就扶苏所知,他小叔所做的生意,都分给了他阿父一份。
  嬴政自然不会对扶苏透露这些,毕竟扶苏现在还是太子,尚未成为大秦的王。
  待到嬴政百年之后,他会毫无保留地将一切都留给这个儿子。
  李斯原本还负责辅佐扶苏处理政务,这是嬴政交给他的任务。然而,仅仅几天下来,他就发现扶苏对政务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他自己。
  扶苏的能干程度简直让李斯震惊不已,这哪里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所能做到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或许也是扶苏能够如此迅速地通过嬴政考验的原因,毕竟,如此优秀的劳动力,又能去哪里找寻呢?
  扶苏不仅在政务上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才干,更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了他那独特的分寸感。
  他对待周边的人,既不过分亲近,也不疏远冷漠,让人心生芥蒂。
  在对待黔首时,扶苏深知民心所向乃国家之根本,因此,他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却从不轻易许诺,以免无法兑现而失信于民。他总是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真正惠及百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