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顾衍本人却觉得不会。
皇帝借一副“江山社稷图”召回阿渊,彻底引起了贤王和太子党的对立,双方向来有来有往,恰似权衡之两端,始终不偏不倚。
前段日子太子党气焰太盛,本来借刑部几桩案子杀杀太子党的威风,结果他给太子善了后,未动其筋骨。按照皇帝的个性,这次春闱虽由礼部主持,但主考官的人选,总该落在贤王党身上。
况且那帮清流向来自诩文雅,他们精心培养的苏怀墨这回下场,按照顾衍的推测,谁是状元已经铁板钉钉。
明薇心系苏怀墨,顾衍本也不想插手,谁知皇帝神来一笔,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他道:“我怀疑有人从中作梗,那人在暗处,所图……甚大。”
顾衍向来运筹帷幄,和昨日他察觉到太子欲除掉他的惊怒不同,这回敌在暗,我在明,事情骤然超出了他的掌控,这中滋味着实不好受。
“左右不过是贤王党,我靖渊侯府屹立多年,难道还怕藏在背后的肖小么。”
顾渊不以为意,侯府一直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兄弟俩一个掌兵,一个掌权,何惧之有?
“不对。”
顾衍摇头,他有一种微妙的直觉,这次不一样。从前党羽纷争,下面再血雨腥风,针对的是贤王和太子,为的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觉得这次是冲他来的。
现在消息太少,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顾衍从不轻易下决断。他暂时压下这丝疑虑,看向顾渊。
“阿渊,为兄有一事要与你说,我想……”
他轻笑一声,眼底却冰冷彻骨,没有一丝笑意。
“……换个太子。”
第24章 第24章当年
顾渊锋利的面容上微惊,他沉吟片刻,道:“恐非易事。”
顾衍当了十几年的太傅,教导太子,为太子登基扫平障碍,他手上沾了太多血,转而投靠贤王,贤王党决不能容他。
至于其他……除了皇长子贤王和年纪小的太子,中间几个皇子青黄不接,要不是母妃出身太低,无得力的外家,要不体弱多病,走一步喘三步,要不愚钝不堪,难当大任。皇帝一共五子三女,和历朝历代相比,子嗣确实不丰。
如今太子和贤王分庭抗礼多年,诸位朝臣也把宝压在两人身上,再凭空多出一方势力,谁也不愿意看到。
“可惜。”
顾渊沉下眉眼,“没有我顾家血脉的皇子。”
如若宫中的淑妃膝下有子,他们顾家倾全族之力也要把他扶上去,自此后王朝千秋万代,历朝皇室中都流着他们顾家的血。
那该是何等快事!
顾衍倒不觉遗憾,“兴废忽焉,何须操心后世春秋。”
他向来只看当下,他活着,便要他们靖渊侯府富贵无极,封妻荫子,宗亲内外,皆居显位;死后万事空。子孙福泽唯靠他们自己,来日史书工笔,他是忠臣是奸佞,他不在乎。
就算当初得知太子不能生育,他也没有放弃过太子。把那女人勒死,只是给太子一个教训,在他看来,着实是一桩小事。
太子和他僵持许久,上一次在小徐后的斡旋下,那孩子面露不甘,他虚长他这么多年岁,他不计较。可昨日侯府办宴,太子一反常态,言语姿态极度谦卑,明里暗里示弱藏锋,拿他当刀使。
还是太年轻!黄口小儿,他想做卧薪尝胆的勾践,他可不是狂妄自大的吴王,他顾衍向来奉行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返回顶部↑
皇帝借一副“江山社稷图”召回阿渊,彻底引起了贤王和太子党的对立,双方向来有来有往,恰似权衡之两端,始终不偏不倚。
前段日子太子党气焰太盛,本来借刑部几桩案子杀杀太子党的威风,结果他给太子善了后,未动其筋骨。按照皇帝的个性,这次春闱虽由礼部主持,但主考官的人选,总该落在贤王党身上。
况且那帮清流向来自诩文雅,他们精心培养的苏怀墨这回下场,按照顾衍的推测,谁是状元已经铁板钉钉。
明薇心系苏怀墨,顾衍本也不想插手,谁知皇帝神来一笔,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他道:“我怀疑有人从中作梗,那人在暗处,所图……甚大。”
顾衍向来运筹帷幄,和昨日他察觉到太子欲除掉他的惊怒不同,这回敌在暗,我在明,事情骤然超出了他的掌控,这中滋味着实不好受。
“左右不过是贤王党,我靖渊侯府屹立多年,难道还怕藏在背后的肖小么。”
顾渊不以为意,侯府一直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兄弟俩一个掌兵,一个掌权,何惧之有?
“不对。”
顾衍摇头,他有一种微妙的直觉,这次不一样。从前党羽纷争,下面再血雨腥风,针对的是贤王和太子,为的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觉得这次是冲他来的。
现在消息太少,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顾衍从不轻易下决断。他暂时压下这丝疑虑,看向顾渊。
“阿渊,为兄有一事要与你说,我想……”
他轻笑一声,眼底却冰冷彻骨,没有一丝笑意。
“……换个太子。”
第24章 第24章当年
顾渊锋利的面容上微惊,他沉吟片刻,道:“恐非易事。”
顾衍当了十几年的太傅,教导太子,为太子登基扫平障碍,他手上沾了太多血,转而投靠贤王,贤王党决不能容他。
至于其他……除了皇长子贤王和年纪小的太子,中间几个皇子青黄不接,要不是母妃出身太低,无得力的外家,要不体弱多病,走一步喘三步,要不愚钝不堪,难当大任。皇帝一共五子三女,和历朝历代相比,子嗣确实不丰。
如今太子和贤王分庭抗礼多年,诸位朝臣也把宝压在两人身上,再凭空多出一方势力,谁也不愿意看到。
“可惜。”
顾渊沉下眉眼,“没有我顾家血脉的皇子。”
如若宫中的淑妃膝下有子,他们顾家倾全族之力也要把他扶上去,自此后王朝千秋万代,历朝皇室中都流着他们顾家的血。
那该是何等快事!
顾衍倒不觉遗憾,“兴废忽焉,何须操心后世春秋。”
他向来只看当下,他活着,便要他们靖渊侯府富贵无极,封妻荫子,宗亲内外,皆居显位;死后万事空。子孙福泽唯靠他们自己,来日史书工笔,他是忠臣是奸佞,他不在乎。
就算当初得知太子不能生育,他也没有放弃过太子。把那女人勒死,只是给太子一个教训,在他看来,着实是一桩小事。
太子和他僵持许久,上一次在小徐后的斡旋下,那孩子面露不甘,他虚长他这么多年岁,他不计较。可昨日侯府办宴,太子一反常态,言语姿态极度谦卑,明里暗里示弱藏锋,拿他当刀使。
还是太年轻!黄口小儿,他想做卧薪尝胆的勾践,他可不是狂妄自大的吴王,他顾衍向来奉行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