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她看到义父眸若远山,白皙削瘦的手却紧握轮舆的扶手,手背上青筋凸起,显然不像表面这般平静。
  窈儿压下心头的不甘,不管在心里怎么想,在义父面前,她万万不敢诋毁他的心上人。
  义父收养了他们这群乞儿,给他们吃饱穿暖,又耐心教化,他们视之若神明,甘愿为义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如今义父为一个女人暗自神伤,他们做儿女的,也该尽尽孝心。
  窈儿说服了自己,试探道:“义父,夫人已经认得我了。您常说一事不劳二主,哥哥姐姐们有任务在身,侯府的事,便交给我罢。”
  “侯府有位大公子,名唤……”
  她没有说完,方知许淡淡打断她,“你跟我进宫。”
  “什么,您要进宫?”
  窈儿大惊失色,贤王三顾茅庐,把义父请出山,她原先以为京城是个好地方,谁知来了后才发现,贤王简直是叫义父去送死。
  皇帝沉迷求仙问道之术,甚至大兴土木,在皇宫建了个道场。这本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历朝历代,皇帝手握重权身体却日渐老迈,难免沉迷仙道,以求长生,史书上屡见不鲜,这是昏庸之象。
  如今没有谏臣撞金銮殿上的盘龙柱,一是朝中贤王党与太子党争斗日盛,都巴不得皇帝再昏庸些,好叫他们主子上位。二是皇帝和以往那些昏君都不一样,既不求长生不老,也没有造起炉子练丹。
  皇帝是要道士们用六壬之术寻人。
  据说是一位宠妃所生的公主,意外流落民间,不知所踪。那位宠妃生前独宠后宫,皇帝曾为她视六宫粉黛无物,谁料红颜薄命,只生下一位公主便撒手人寰。
  同年,皇帝废黜徐皇后,大肆清理前朝后宫。那年人心惶惶,菜市口的血就没有干过,抄家流放者牵扯数千人,过了两三年才平息。此事后,皇帝很忌讳旁人提起那位宠妃,起居注也被皇帝销毁,未记载只言片语。所有人对这件宫廷秘事讳莫如深,只隐约知道皇帝一直在找那位流落民间的公主。
  几乎把京城翻了个天,人力不所及,便寄希望于神道仙法。皇帝岂是好糊弄的?他的耐心最多半年,找不到,便是欺君之罪,杀。
  这些年杀了不少沽名钓誉的“仙长”。虽然窈儿自心底觉得,义父是真正的得道之人,可……到底是肉体凡胎,不是真正的神仙,过去三十多年了,说不定那什么公主早死了。
  贤王想把义父引荐进宫,不是坑害义父么!
  窈儿喃喃道:“义父为何……”
  她忽然语塞,脸色骤然变得苍白。为何?还不是为了那个女人!如今顾太傅权势滔天,连贤王也不能奈何他,这天下间能扳倒顾狗的,只有皇帝!
  窈儿被泼了一盆冷水,她纵有私心,可她更不想义父出事,她几乎立刻说出实情,忽然,男人削瘦苍白的手搭在她的发顶。
  “好孩子,辛苦你了。”
  “你的脉象虚浮,应是受过内伤,叫大夫给你看看,好生休养。”
  窈儿鼻头一酸,嘴边的话迟迟说不出口。
  她是“好孩子”,怎么能欺骗义父呢?
  方知许叫青衣小厮把窈儿扶起来,兀自推着轮舆到那副阴阳太极图前,凝视许久,轻声道:“去请王爷。”
  ***
  这边贤王礼贤下士请来的“道长”终于松口,愿意与他共襄大计,两人彻夜长谈,徒留一脸愁容的窈儿在外守门。另一边的朝堂之上,贤王党对太子党打压日重,细究起来,刑部那几桩案子本来就是太子理亏,再加上顾衍“称病”,人心不稳,太子这时才明白顾衍的用意。
  他彻底看清楚了,太子党的核心从来不是太子,当初他太过年幼,顾衍用他的名头广结党羽,培养心腹,养出的全是他顾衍的人!
  他太年轻,又对小徐后和顾太傅言听计从,那些人表面顺从,私心里没几个敢真正听从“太子”的命令。
  腹背受敌,加上小徐后日日耳提面命,太子坚持了月余,小徐后甚至亲自杀到了东宫,在母后的眼皮子底下,太子褪下象征太子身份的朝服,双臂拱起,对顾太傅“负荆请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