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她走近看,萧持钧真拢了那只袖炉在手中,她站在窗前,低头去看他,萧持钧忽然问她:“你叫什么?”
  是在问她的名字。祝余愣了愣,有些不解。
  萧持钧说:“令仪这样文绉绉的,不像是北境的名字。”说起北境,他脸上露出些追忆之色,又看了看窗外的雪,不像是指望她开口的样子,祝余看着他,这才知道原来他去过北境。
  沉默了一会儿,她开口道:“祝余。”萧持钧闻言一顿,没想到她真会回答。
  祝余有些不习惯地跟他介绍:“我娘取的,说是书中的一种草,长得像韭菜,吃了可以果腹。”抿了抿唇,又解释道:“她是大夫,北境苦寒,有些花草也可入药,她对这些比较熟悉。”
  后来在祝余消失的那三年,萧持钧偶然在一本书册中见到了这句话:“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那册书现在还放在他的房中。(1)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山海经》
  第8章 丹心寸意
  ◎祝余就这样出现在他眼前。◎
  那年大雪之后,安平侯回京,萧持钧很久没有来过小院。黄老汉那段时间很担心他,整日唉声叹气的,祝余嘴上不说,得了闲却老爱往戏班子来,陪黄老汉坐会儿,没见着萧持钧,便要回去,走到院门口,拉开门便看到萧持钧立在门外,似是没想到祝余也在这儿,他有些愣神。
  祝余拉他进来,关上门,他沉默地往里走,还没到房门口,便扑通一声倒下。祝余一惊,将他托抱起,喊黄老汉来帮忙。
  进了里间,黄老汉解了他衣裳,才发现背后鲜血淋漓的杖痕,祝余站在屏风外,药味混着血腥气蔓延开来,她的思绪还停滞在萧持钧倒下的那一刻。
  心有些不由自主的颤动,祝余有些不解地抚了抚心口,后怕地抓了抓。
  黄老汉请了相熟的医师来,处理完祝余才进去看他,静静注视良久,她捏了捏指尖,有些焦躁地想要缓解心里不安的情绪。
  她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萧持钧的事,至少不要让她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再看到萧持钧受伤。
  萧持钧夜里又起热,祝余连夜叫醒黄老汉,又是一番折腾,那医师也是个爽快人,当晚便在隔壁住下,伤势有些重,从没见他这么狼狈过,祝余不敢再合眼,就这样守了一宿,天明时分趴在床沿睡了过去。
  安平侯父子向来不睦,此次回京,萧持钧触怒了父亲,受了家法,愤而离家。
  时近元日,街上很是热闹,他走在街道上,却像游魂。走着走着就到了小院门口,察觉到自己的想法,他在心里自嘲地笑笑,祝余前两日才取过信,今日并不在此。
  在门口愣怔着,下一刻,院门在他眼前打开,祝余就这样出现在他眼前。
  -
  萧持钧醒来时天光大亮,他盯着屋顶发了会儿呆,感觉到自己的手边有什么东西压着,缓缓转过头,就看见了守在床边的祝余,她枕着自己的手臂,还睡着。
  大概是睡的不太舒服,两颊被压着,双手交叠堆放在鼻尖处,不安稳地动了动。卧房的窗子半开,雪光透进来,亮堂堂的,案几上还放着他的袖炉,有段时间不见,外面多了层滚毛的布套。
  他微微动了动手,祝余被惊扰,睁开眼下意识去看他,两人四目相对,萧持钧尚未反应过来,还盯着她看,片刻后被自己的心跳惊醒,稍显慌乱地挪开目光。
  祝余想起昨夜黄老汉跟她讲述的往事,小心地观察着萧持钧的脸色,见他并未如昨日那般阴沉,这才问他饿不饿,厨房里还温着米粥。
  见他点头,她起身去端早膳,萧持钧的目光跟随着她,跨过门槛时,祝余侧过头回来看了他一眼,抿嘴微微笑了笑。
  后来萧持钧时常回忆这日的画面,这样一个稀松平常的早晨,他自伤痛中醒来,狼狈不堪,一睁眼就见到了祝余。
  那一刻,无比确信的,萧持钧意识到自己那些莫名的恻隐和怜惜从何而来。
  祝余很快便回到了他身边,一碗温粥,并两叠小菜,他缓缓吃下,祝余替他倒了杯茶水放在手边。等他用过饭,将这些收拾干净,扶着他躺下,又掖了掖被角。
  萧持钧闭上眼,感受着她细微的动作,肩背上的伤转变为另一种煎熬,心仿佛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湿漉漉的,却又温温热热,他难耐地睁开眼,祝余却依旧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