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3)
他指节在龙案上暴起青筋,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推拒。
更令他心惊的是,殿中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王公确是不二人选!”
“臣附议!”
这些声音里,有真心仰慕王韶德才学的,有曾受其教诲的门生故吏,更有......庆帝眼神阴鸷地掠过几个重臣。
若真遂了他们的意,他岂不是自缚手脚?
第120章
◎探望◎
将军府内,沈夫人携两位儿媳首次登门探望。
沈母坐在女儿床沿,手中绢帕已被泪水浸透,却仍止不住啜泣。
何年望着母亲通红的眼眶,心中刺痛,却不敢吐露半分真相。
她强撑起笑意,轻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母亲快别哭了,方才婆母刚被女儿哄住,母亲一哭,婆母也要跟着哭了......”
话音未落,李老夫人已用袖子抹着泪。
“是老身无用......”李老夫人声音哽咽,“李家对不住亲家,没能护好秋娘......”
沈母连忙起身搀扶,温言道,“亲家快别这么说!天降横祸,怎能怨到亲家头上?”
她轻拍着李老夫人的手背,“秋娘在府上这些日子,多蒙亲家照拂......”
二人执手唏嘘了好一阵,李老夫人才勉强止住泪意。
“亲家母难得来一趟,老身就不打扰你们母女说体己话了。老身去厨下盯着午膳,还望亲家不要嫌弃,务必要留下用膳。”
她红肿的双眼,望向沈夫人身后的两位儿媳,嘴角强扯出个笑容。
“两位少夫人,日后还请常来陪秋娘说说话,秋娘这孩子,喜欢热闹......”
两位嫂嫂连忙欠身应是。
待李老夫人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沈家大嫂执起何年纤瘦的手腕,低声道,“从前总以为我婆母待我已是极好,今日见了李家老夫人这般作派,才知秋娘也是个有福的......”
大嫂话音未落,二嫂接话道,“若是换了那刻薄人家,少不得要指着鼻子骂媳妇不中用.....”
她凑近小姑,压低了声音,“我们娘仨还担心,你意外小产,你婆母会给你脸色看,一早巴巴跑过来替你撑腰......”
说到此处,想到自己和小姑一样,都是有好婆家,却没有生孩子的命,自己倒先红了眼眶,忙用绣帕按了按眼角。
“秋娘莫要伤怀,”她声音哽咽中带着几分笃定,“你想一想,你夫君龙精虎猛的,婆母又这般疼惜你......孩子......孩子总会再有的.......”
这话既是在宽慰小姑,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何年笑道,“二嫂快别哭了!虽说我遭此不幸,但二嫂不是有喜事么?听说父亲已经上奏,举荐王公入阁为相......待令尊奉诏回京,二嫂便可常伴双亲,再不必对着家书垂泪了。”
二嫂抬手轻敲何年额头,又是心疼又是无奈,“你这丫头,当真是心大,自己遭了这般祸事,倒还有心思宽慰我......”
她说完,轻叹一声,“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回京......” ↑返回顶部↑
更令他心惊的是,殿中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王公确是不二人选!”
“臣附议!”
这些声音里,有真心仰慕王韶德才学的,有曾受其教诲的门生故吏,更有......庆帝眼神阴鸷地掠过几个重臣。
若真遂了他们的意,他岂不是自缚手脚?
第120章
◎探望◎
将军府内,沈夫人携两位儿媳首次登门探望。
沈母坐在女儿床沿,手中绢帕已被泪水浸透,却仍止不住啜泣。
何年望着母亲通红的眼眶,心中刺痛,却不敢吐露半分真相。
她强撑起笑意,轻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母亲快别哭了,方才婆母刚被女儿哄住,母亲一哭,婆母也要跟着哭了......”
话音未落,李老夫人已用袖子抹着泪。
“是老身无用......”李老夫人声音哽咽,“李家对不住亲家,没能护好秋娘......”
沈母连忙起身搀扶,温言道,“亲家快别这么说!天降横祸,怎能怨到亲家头上?”
她轻拍着李老夫人的手背,“秋娘在府上这些日子,多蒙亲家照拂......”
二人执手唏嘘了好一阵,李老夫人才勉强止住泪意。
“亲家母难得来一趟,老身就不打扰你们母女说体己话了。老身去厨下盯着午膳,还望亲家不要嫌弃,务必要留下用膳。”
她红肿的双眼,望向沈夫人身后的两位儿媳,嘴角强扯出个笑容。
“两位少夫人,日后还请常来陪秋娘说说话,秋娘这孩子,喜欢热闹......”
两位嫂嫂连忙欠身应是。
待李老夫人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尽头,沈家大嫂执起何年纤瘦的手腕,低声道,“从前总以为我婆母待我已是极好,今日见了李家老夫人这般作派,才知秋娘也是个有福的......”
大嫂话音未落,二嫂接话道,“若是换了那刻薄人家,少不得要指着鼻子骂媳妇不中用.....”
她凑近小姑,压低了声音,“我们娘仨还担心,你意外小产,你婆母会给你脸色看,一早巴巴跑过来替你撑腰......”
说到此处,想到自己和小姑一样,都是有好婆家,却没有生孩子的命,自己倒先红了眼眶,忙用绣帕按了按眼角。
“秋娘莫要伤怀,”她声音哽咽中带着几分笃定,“你想一想,你夫君龙精虎猛的,婆母又这般疼惜你......孩子......孩子总会再有的.......”
这话既是在宽慰小姑,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何年笑道,“二嫂快别哭了!虽说我遭此不幸,但二嫂不是有喜事么?听说父亲已经上奏,举荐王公入阁为相......待令尊奉诏回京,二嫂便可常伴双亲,再不必对着家书垂泪了。”
二嫂抬手轻敲何年额头,又是心疼又是无奈,“你这丫头,当真是心大,自己遭了这般祸事,倒还有心思宽慰我......”
她说完,轻叹一声,“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回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