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厂里的大车为了给副厂长一家送冬菜、特意开过来一趟,哪怕韩学礼愿意补贴油钱,可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于是,这活儿就被退休了的韩老爷子揽了过去。
  不过,新女婿进门第四天,就要人家去拉几百斤大白菜回来,听着总感觉是把人当牛给使呢。
  说完后,琢磨着不大对劲儿的韩老爷子赶忙解释清楚:
  “等副食品店开门,那边儿可有不少揽活儿的人等着呢,咱们家买上四百斤白菜,找两辆架子车,一趟就能拉完。”
  就算在城里,那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的,有的人宁愿躺在家里睡大觉,也有的人愿意趁着机会赚点儿钱。
  哪怕是下苦力的活儿,哪怕走一趟也就挣五毛到一块不等,但,小钱也是钱啊,去买粮食、吃进肚子里的白面条才是实实在在的!
  “四百斤白菜?一个冬天呢,够吃吗?”
  梁万其实没想到那一茬儿,老爷子的解释,算是白费功夫了。
  “之前,我还在宋家的时候,七口人,得买七百斤白菜呢,咱们家现在是六口人,四百斤,是不是少了点儿?”
  梁万可不是刚来这个世界的他了,抽空的时候,他早就把原主的记忆反反复复地、又看了两遍,特别是一些和现代不符的常识细节,他都是牢记在心里的。
  所以,这会儿,他才没有为“四百斤”这个数字感到吃惊,反而觉得似乎买少了。
  向英喜欢女婿说“咱们家”,笑着给他解惑:
  “一个冬天呢,还能天天吃大白菜啊?那估计用不了多久,看见白菜都要反胃了。
  白菜、土豆、萝卜,这是过冬的老三样儿,除此以外,咱们家之前还攒了些粉条、豆角干、茄子干。
  另外,还有跟人淘换的野山药、大南瓜、大冬瓜,总归是能换着花样儿顶一阵的。
  再说,去年报纸上都写了,东北有个地方,把拱形的蔬菜大棚都给捣鼓出来了。
  虽然这大棚现在还没来得及向其他地方推广,产出的蔬菜也少,但菁菁就在蔬菜公司上班,但凡是运到咱们安城的,她到底是能分上一些的。
  四百斤,不少了,正好买完冬菜,大后天就是冬至,咱们就包一顿白菜大肉饺子,吃完饺子,一整个冬天……”
  听着被吞进去的这半句话,韩菁就笑,梁万发现了,回屋就问她,还做出了一副“刑讯逼供”的架势。
  被挠了痒痒肉,韩菁边笑边躲,立即“投降”了:
  “我说,我说还不行吗?就‘吃完饺子不冻耳朵’那句话,我真是从小听到大,结果,我五岁的时候,跟同学在外面玩儿。
  估计是在外面待得时间长了点儿,隔天就发现,耳朵冻了。
  耳朵又红又痒,止不住地想伸手去挠,偏偏妈不让,我就问她,我不是吃饺子了吗,怎么还会冻耳朵。
  妈让我给问住了,想半天,编不出来合适的理由,就骗我说,因为我吃的饺子不够多。
  直到我长大,想起来这事儿,问妈的时候,她说她不记得了,然后,再说吃饺子的时候,妈的话就总会说个半截儿。”
  【作者有话说】
  嘿嘿,今天是“社牛小韩”和“社恐小梁”的日常~
  第16章
  ◎长知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