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清这些,褚眠冬的戒备之意便也散去三分,而生出些许好奇来。
  这位魔主梅听寒的确可谓三界的风云人物之一,只他出名的原因不同于修界云酉仙尊在修炼一途上的卷生卷死卷成草皮、八百年直逼大乘,而恰恰相反——他出名于跳出俗套,躺得太平。
  身负天魔之躯者天生便是魔道一途上的天才,按常理而言,是要拿「百年间从万千魔修之中脱颖而出、提剑杀上魔宫,就此称王称霸、剑指三界」的剧本。
  为此,梅听寒出生时,修界与妖界的一众老祖骤闻天魔之躯降世的噩耗,不知愁掉了多少头发。
  怎知两界戒备了十年又十年,百载复百载,戒备到千年之后,上任魔主终于压不住修为、于飞升雷劫中魂飞魄散,这才终于等来了梅听寒成为新任魔主的消息。
  而梅听寒执掌魔域的第一件事,便是以修界至今未能探明的手段迅速收束了域中魔修,与仙妖两界议和。于是接下来的一千年,三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梅听寒彻底当上了甩手掌柜。
  简而言之,魔主梅听寒两千岁的漫长魔生中就只干了两件事:
  躺平,清除影响自己躺得舒适的阻碍——比如魔主陨落、魔域动荡,又如三界斗争、猜忌弥散——然后继续躺平。
  比起一众正道大宗间的各种派系争斗、弯弯绕绕、恩怨情仇,梅听寒的魔生在某种意义上能称得上一声简单坦荡。
  如此一奇人,怎能不叫人心生好奇?
  燕无辰却并不似褚眠冬这般放松。
  以凌云宗为首的修界各宗门对魔道和魔修的态度向来防备远多于信任,各宗派中的弟子打入宗起便被耳提面命地强调着“提防魔修”,也便只有散修不受此拘束,偶有得见能与魔修坐下喝一杯者。
  于燕无辰而言,梅听寒的确从未表现出扩张与侵略的苗头,但他是魔修,还是一个修至化境、能让作为修界正道战力巅峰的燕无辰难察其踪的魔修。仅此一点,便足够叫燕无辰下意识警惕起来。
  修者自结金丹起,元婴、出窍、分神、合体,道道皆是瓶颈。迈过这些门槛、步入大乘,便真正修至化境、拥有了此界所能承受的巅峰之力;若道行继续增长,紧随其后的便应是飞升。
  也因此,按常理而言,梅听寒手中让身处大乘的燕无辰也无法看透的力量,本不应存于此世。
  梅听寒究竟从哪里、付出了何等代价,才得来了这般力量?
  一时之间,三人中倒只有梅听寒的注意力还在先前关于魔气来源的探讨上。
  “……所以才说,天魔之躯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数万年之前,开辟魔域者皆为天魔之躯,魔域也并无魔气。所谓魔修,也并非作恶多端者,而更似三界间专职吸食负面情绪的清道者。”
  褚眠冬被这话语引回了注意力,顺着梅听寒的思路往下推演,“直到后天堕魔者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
  梅听寒微微挑眉,不置可否。
  “后来,仙妖两界人口剧增,负面情绪亦随之迅速膨胀,魔域中的魔修清扫未及,便有了第一批后天堕魔的修魔之人。”
  “后天堕魔者利用负面情绪修魔的效率远不及天魔之躯者,以作为副产物逸散的魔气修炼更是如此。”梅听寒摊了摊手,“效率不足,数量来凑。自那之后,魔域便逐渐有了血池、戮城之类的种种恶绩。”
  “实话说来,身负天魔之躯的魔修反倒没有特别充分的作恶动机。”
  红衣青年微微歪头,耳畔轻晃的红石耳坠分外抢眼。
  “修炼不愁,渡劫亦不如后天入魔者那般,因罪业深重而在雷劫中九死一生。相反,因着处理不少积压于人心的负面情绪,说不定还能得几分功德庇佑。”
  “实不相瞒,在下此次本也想去藕城瞧瞧那四溢的魔气是怎么回事。如有必要,将作为魔气来源的负面情绪化为己用,亦是双赢的好事一桩。”
  “不过我实在不解,修界和妖界究竟是何时起闻天魔之躯而色变,一副好像我随时随地都可能磨刀霍霍向三界的模样。”
  梅听寒看向燕无辰,勾唇一笑,“你说对不对,「这位」道友?”
  “这位”二字被他特意咬了重音,话语间的戏谑已堪称毫不遮掩。
  ……攻击性好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