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 4)
他话语微顿,思索片刻,组织着语言。
“因为褚道友在此,所以此刻的我,并不失望。”
月光在少女的银白衣袂上静默流淌,恰如某些情绪的暗流在燕无辰心底静水流深。
他摩挲着那枚留驻着她一缕灵气的玉佩,在这一刻有些感激沉瑜的不着调之举。
“相反,能这样遇见你,我很高兴。”
燕无辰微微勾起唇角,明亮的月光倾洒而下,映照着少年清明的眉眼和微亮的眸光。
褚眠冬听见他说:
“如是幸运,千载一次也足矣。”
许是白衣少年说出“千载”二字时的语调与流水般的月色太过相称,在这一瞬,她忽而觉得《春江花月夜》中那句“江月年年望相似”有了具象的画面。
分明应打趣眼前的少年,年纪轻轻便轻许「千载一回」未免显得轻率;
但燕无辰坐在檐角望向明月的悠远眸光,又让褚眠冬不自觉想,或许这位白衣少年当真看过不尽年岁里的亘古月光。
修炼之人灵气入体、驻颜有方,千百岁依然是少年模样者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当真将境界修炼到寿数逾千载的人。
倘若燕无辰是其中之一,那他的修为定然在分神期往上。如此境界,绝无可能籍籍无名,于宗门中高低是长老,于散修间也得尊称一句道君。
但作为散修行走修界这些年,褚眠冬确实并未听说过哪位燕姓道君。
比起相信自己巧遇某位下山入世的宗门老祖,褚眠冬更倾向于相信方才的一瞬是她的错觉,燕无辰只是一个同她一样的少年人。
思绪百转只是一瞬,褚眠冬执盏与燕无辰轻碰,轻笑道:
“我亦如是。燕道友,你是不同的。”
第5章 星河入梦
夜饮罢,二人便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午后,于房中规划后续行程的褚眠冬便已收到了数封措辞不一、内容亦各异的各式请帖。
褚眠冬与燕无辰并未特意掩盖行踪,昨日主街事后,有心者稍作调查,不难知晓二人住处。
今日褚眠冬收到的请帖中,赏花宴、文会、酒席不一而足,多是富庶人家以此示好,聊表结交之意。
褚眠冬略略翻阅,仅署名「明云」的这封看上去言之有物,值得一去。
帖中,明云提到对昨日主街上褚眠冬与燕无辰所言印象深刻,也据此推断二人正是他所寻、能够协助解决手中难题之人,是以递帖,邀褚眠冬与燕无辰于后巷铺面「明云占星」一叙。
将这封请帖单独带上,褚眠冬准备问问燕无辰作何打算。
她打开房门,便见一手拿着同款请帖,一手做敲门状的白衣少年。
见房门忽开,燕无辰一瞬怔愣,回神时瞥见褚眠冬手中纸页,了然笑道:
“看来「明云占星一叙」得以成行了。”
距帖中时辰尚有些时候,用过午膳后动身刚好。
达成共识的两人一同下了楼,唤小二叫了一壶茶并几份餐食,闲谈之余,亦留了几分注意在周围食客所言之上。 ↑返回顶部↑
“因为褚道友在此,所以此刻的我,并不失望。”
月光在少女的银白衣袂上静默流淌,恰如某些情绪的暗流在燕无辰心底静水流深。
他摩挲着那枚留驻着她一缕灵气的玉佩,在这一刻有些感激沉瑜的不着调之举。
“相反,能这样遇见你,我很高兴。”
燕无辰微微勾起唇角,明亮的月光倾洒而下,映照着少年清明的眉眼和微亮的眸光。
褚眠冬听见他说:
“如是幸运,千载一次也足矣。”
许是白衣少年说出“千载”二字时的语调与流水般的月色太过相称,在这一瞬,她忽而觉得《春江花月夜》中那句“江月年年望相似”有了具象的画面。
分明应打趣眼前的少年,年纪轻轻便轻许「千载一回」未免显得轻率;
但燕无辰坐在檐角望向明月的悠远眸光,又让褚眠冬不自觉想,或许这位白衣少年当真看过不尽年岁里的亘古月光。
修炼之人灵气入体、驻颜有方,千百岁依然是少年模样者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当真将境界修炼到寿数逾千载的人。
倘若燕无辰是其中之一,那他的修为定然在分神期往上。如此境界,绝无可能籍籍无名,于宗门中高低是长老,于散修间也得尊称一句道君。
但作为散修行走修界这些年,褚眠冬确实并未听说过哪位燕姓道君。
比起相信自己巧遇某位下山入世的宗门老祖,褚眠冬更倾向于相信方才的一瞬是她的错觉,燕无辰只是一个同她一样的少年人。
思绪百转只是一瞬,褚眠冬执盏与燕无辰轻碰,轻笑道:
“我亦如是。燕道友,你是不同的。”
第5章 星河入梦
夜饮罢,二人便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午后,于房中规划后续行程的褚眠冬便已收到了数封措辞不一、内容亦各异的各式请帖。
褚眠冬与燕无辰并未特意掩盖行踪,昨日主街事后,有心者稍作调查,不难知晓二人住处。
今日褚眠冬收到的请帖中,赏花宴、文会、酒席不一而足,多是富庶人家以此示好,聊表结交之意。
褚眠冬略略翻阅,仅署名「明云」的这封看上去言之有物,值得一去。
帖中,明云提到对昨日主街上褚眠冬与燕无辰所言印象深刻,也据此推断二人正是他所寻、能够协助解决手中难题之人,是以递帖,邀褚眠冬与燕无辰于后巷铺面「明云占星」一叙。
将这封请帖单独带上,褚眠冬准备问问燕无辰作何打算。
她打开房门,便见一手拿着同款请帖,一手做敲门状的白衣少年。
见房门忽开,燕无辰一瞬怔愣,回神时瞥见褚眠冬手中纸页,了然笑道:
“看来「明云占星一叙」得以成行了。”
距帖中时辰尚有些时候,用过午膳后动身刚好。
达成共识的两人一同下了楼,唤小二叫了一壶茶并几份餐食,闲谈之余,亦留了几分注意在周围食客所言之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