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宣宁帝的做法,于陈太后那里可都是表面文章,李太后那里才是面子里子都在,又都不确定起来,现在下定论还早,还是再看看吧。
  到福宁宫时,陈太后就在廊下坐等着,不过一会儿没见,她却拉着崔兰愔上下仔细地看着,“奔波了一上午,没用膳吧,瞧着清减了些。”
  “这么一会儿哪就清减了。”崔兰愔拽着陈太后的袖子,“不过也真是饿了。”
  “已安排下了,这就去提来。”齐安招手叫候着的内侍去了。
  陈太后这才有功夫问钱和,“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说。”
  皇帝让他立时就去接人,钱和也没时候回来,就叫谷丰找人过来福宁宫,告诉了他往宫外去接崔兰愔的事。
  在皇帝身边,第一要紧是嘴紧,所以谷丰打发人过来只说了钱和出宫的事儿,多的一句也没说。
  所以,陈太后和齐安这些虽高兴于崔兰愔回来,可摸不准皇帝的意思,心里终究是不安定。
  钱和上前给陈太后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多蒙太后收留,让我在福宁宫里安安稳稳过了这么些年,如今我要去了。”
  陈太后吓了一跳,以为他又闯祸了,“你要往哪里去,遇到甚事都有我呢!”
  “嘿嘿……”钱和咧嘴笑着,“托您老人家的福,又看愔姐儿的面上,陛下叫我去他那里服侍,才已指了我做内府总领侍,我这就要过去领差事了。”
  不等陈太后说,齐安猛地拽起了钱和,“总领侍由你做了?天爷,往后咱福宁宫可真要抖起来了,那边儿不得气到窝一胸口血了?”
  钱和推开他,“你再勒着,我要先窝口气了。”
  齐安顾自笑得合不上嘴,来回搓着手,“你小子……你小子……”竟是跟自己升了一样激动。
  高姑姑和夏姑姑也抹着泪上前恭喜,皇帝指了福宁宫里的人做总领侍,表明在他那里,陈太后是优于李太后的,陈太后是真的熬出头了。
  本朝皇帝守孝都是以日易月,新皇这里也不例外,同朝臣们一起于二十七日除服,除服第二日就是吉日,要于那日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
  钦天监择了吉日,皇帝确认后,定下宣宁帝的灵柩在宫中停灵十八日,十八日后出发往燕城入葬皇陵。
  原来皇帝大行后,近支宗室二十七个月内,远支宗室一年内,都不许婚嫁。
  在朝百官和民间则是百日内不许嫁娶和作乐。
  皇帝这回都改了,近支宗室百日内不准婚嫁外,余下均是守好二十七日即可。
  他这一改,嘴上虽不好说,朝臣和民间皆是打心里愿意,不过李太后那里却很不满,找过来斥责皇帝心中无父无孝道。
  只皇帝那样的性子,他认定的事由不得人指点,更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李太后也不行,他连西阁都没让李太后进,由钱和喊了李首辅来,将李太后劝走了。
  还没过一日,钱和就取代文颂做了内府总领侍,虽不知文颂是犯了何事,但这一换人,朝臣们也都有数了,皇帝和先皇是完全两样,这是个凡事都有主见的,更不是会讲温情的。
  文颂可是姚妃留下的人,皇帝都是说换就换,甚至都没容他留在宫中,而是给了银子,交由姚家安排养老去了。
  朝臣们不敢和文颂比,所以在皇帝面前应对时,更加谨慎起来,没谁再拿老臣子的款,就是李首辅都收敛了不少。
  私下里,都觉着新帝这一手高明,提拔了陈太后宫里的钱和,可说是一箭三雕,这不李太后消停了,李首辅也不再什么事都敢独断了,但因着新帝也借着文颂敲打了姚家,李首辅也就没那么不平衡,倒有了兢兢业业做事的模样。
  三日后是大殓,所有在京官员和五品以上命妇都要进宫哭灵。
  举行仪式时,陈太后和李太后都要在场。
  崔兰愔不得跟去,由齐安和高姑姑服侍陈太后过去,她和夏姑姑留守福宁宫。
  住了两日,皇帝那边始终没有动静,想着他要守孝要忙政务,且顾不上她这里,估计就是因着文颂那事想给她找回脸面,才给她叫回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