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表叔小时能常见到陛下么?”
  “陛下未登基前常见。”
  崔兰愔听出了不同,“登基后呢?”
  看着她想知道又不知该不该问的表情,卫王道:“早年的事都知道了?”
  看他靠得好似不大惬意,崔兰愔从另一侧又拿过一个靠枕给他叠上,卫王眼神里的不耐就减了些。
  崔兰愔想着或许可以给他书房里再布置得舒适些,她也向后靠了,开始说道:“坊间听来些,太后给我说了些,偶尔福宁宫里钱伯和高姑姑他们会漏几句,我大概能串起来,就不知道对不对。”
  “你说。”
  崔兰愔就知道卫王是不愿多说话,由她说,他从旁指正就会轻松些。
  她理了下思路后,“徐后嫁给还是太子的陛下做太子妃一年后,高宗指了姨祖母做了太子良娣,本来高宗是想等着徐后有嫡子后再往太子府赐人的,只陛下疏忽,一次酒后……”
  崔兰愔尴尬地停下来,眼神四下望着,不知该怎么往下说。
  “酒后乱性有甚不好说的。”卫王根本不当回事,“男子能说得,你也能,那些破烂规矩都扔了。”
  伸指在她头上弹了一记,“才白教你了。”
  她酒虽醒了,酒壮起的胆还在,且她早觉着礼法规矩给女子的束缚太多,这会儿卫王如此说,好比是最权威的长辈给你做主了,那她还有什么可扭捏的。
  再者才已经突破了,再突破一下好像就水到渠成一样。
  清了下嗓子,她大方往下讲道:“陛下酒后幸了一个宫女,又致她有孕生子,太子的长子何其重要,却出自
  一个低位宫女,高宗不悦,徐后那里又不见动静,权衡后就指了姨祖母入了太子府。”
  卫王弹了一指,崔兰愔就知道自己讲的和事实没出入,继续道:“徐后很是大度,知晓陛下酒后的事后,随即将那宫女请封了昭训,待郭昭训生子时,朝臣们只是觉着低位的太子妃妾生了长子不大好,倒没怀疑别的,免了陛下被人说他无储君的清明沉稳。
  时隔多年后,更是少有人知晓当年郭昭训生子的底细,待陛下登基后,郭昭训因子得封顺嫔时,很多人还觉着康王做为长子,该母以子贵,给顺嫔的分位过于低了。”
  “姨祖母是姚家女,以姚家在仕林中的地位,姨祖母做这个太子良娣是有些委屈的,所以,在徐后无子的情形下,哪怕后面又有了安王,姨祖母所出的表叔都是康王和安王不能比的,待到陛下登基,不少朝臣上奏请封表叔为太子。”
  “直到宣宁二年姨祖母去世之前,表叔都是无二的太子人选,坊间都说若是姨祖母在世,后妃里她伴驾最多,又有姚家撑着,表叔未必就比端王少了机会。
  之后由着表叔跟了太后去行宫,一个是因着表叔太像姨祖母,陛下见了表叔会伤怀难抑,一个是想叫表叔替他给太后尽孝。”
  “你信?”
  知道陈太后的过往后,崔兰愔就再不信坊间说的那些了。
  “李家没送李太后入宫前就下了好大一盘棋,又怎会容别人摘他们的果子,李淑妃入宫后,表叔留下只会处境艰难。”
  “徐后、我母妃都是棋子。”又徐徐道,“我也是。”
  “啊?”崔兰愔吃惊地看卫王,“徐后和姨祖母不都是高宗定下的么?”
  “都是李家进言的。”
  崔兰愔试着分析道:“是李家不想引起高宗猜忌?”
  “嗯。”
  所以,李家不但算计了陈家,连徐家和姚家都被他们当成了手里的筹码,甚至卫王都是为了迷惑住高宗的视线才被允许出生的?想到宣宁二年姚家的退走苏州,姚妃病逝,还有宣宁五年的徐家被流放,崔兰愔不寒而栗,“徐后无子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