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04节(2 / 4)
孟福生此时已经洗漱好了,走过来接过两人手中的蔬菜、大蒜叶,用井水洗干净,放入锅里。
许明月这时突然想起她在省城的国营饭店里打包回来的两份红烧肉,当时怕不新鲜,是放在空间的车里的,估计现在都还热乎着,此时倒不好拿出来了。
等吃完早午饭,许明月将其中一份装着红烧肉的饭盒放在自家厨房的橱柜里,自己带着另外一份去了许凤台家。
老太太觉少,早就起来了,正窝在火桶里,手里拿着千层底的鞋底,对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用已经看不太清的老花眼仰着头眯着眼仔细的纳鞋底,见许明月来了,忙放下手里的千层底鞋底,伸手要拉许明月进火桶烤火:“兰子来了?咋这时候回来了?公社现在不忙啊?”
许明月昨天在大货车的副驾驶冻了大半天,现在饱饱的睡了一晚,已经缓过来了,伸手就握住了老太太微凉的手,说:“我不冷,你自己坐着,别起来了。”
她将装着一份红烧肉的饭盒放在桌上,“我前几天去省城,在国营饭店吃了红烧肉,大师傅手艺特别地道,我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这不,给您和大哥带一份。”她左右转头,“大哥不在家?”
“你哥一早就去大队部了,现在年底了,要分粮食,还要放水捞鱼、分鱼,事情多着呢!”老太太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原本在三年灾害之后没多久就去世的她,如今身体还算硬朗,赵红莲白日里在蒲河口工作,老太太就在家里带三个孙子孙女,有时候阿锦也放在这,她一个人还要带四个孩子。
好在阿锦大了,许小雨也到了可以帮衬家里的年纪,两个小的一个才刚会走,一个已经会自己穿衣吃饭,许凤台和许凤发两人也能照顾孩子,她倒也忙的过来。
家里能有事情让她做,她反而活的安心一些,她就怕她这把老骨头一点用都没了,只能混吃等死看儿媳妇脸色,那对她来说才是最大的折磨。
现在能在儿子儿媳妇忙的时候,她能在家里帮着带孩子,还有一点点用,老太太特别满足。
“凤发也不在家啊?”
一提到许凤发,老太太脸上笑的眼角满是深深的褶子,低声对许明月说:“凤发和闫老师去炭山供销社了,他都跟我说了,年后两个人就成婚。”
许凤发翻过年都二十一岁了,这个年龄在农村都算是大龄剩男了,像他这么大的男人,很多小孩都比许爱国还大了。
之前许凤发对象的事情一直没解决,老太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小儿子的婚事有着落了,还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的老师,老太太不晓得有多满意,简直祖坟冒了青烟。
许明月有些诧异今生依然是闫春香和小爷爷走到了一起,她虽对老一辈的事情不了解,但对小奶奶几十年都没回过一趟娘家就知道,小奶奶少女时期和娘家关系并不好,当知青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不然不会嫁给了当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小爷爷。
可今生她的命运已经改变,她不再是在农村无依无靠的人,她有了正式的工作,不用干辛苦的农活,每天也能拿十个工分。
她是有选择的,可她依然选择了小爷爷。
许明月似意外,又似毫不意外,问老太太:“年后初几成亲?”
老太太高兴的喜笑颜开,不过说话声音依然小小的:“年初六。”说到这里,她略微有些迟疑的对许明月说:“兰子,现在小莲也出嫁了,我一个土都埋到脖颈的老太太了,还睡着这么大个房间……”她小心地和许明月商量:“我想着,要不我搬到凤发房间去住,这个房间给凤发两口子结婚住,以后有了娃娃,这炕大,还能睡娃娃。”她看着自己房间,“我一个人,咋睡的了这么大一炕?”
老太太个子其实不矮,在这个年代,她一个裹小脚的女人,身高超过了一米六,在这时代的女人中,已经算很高了,只是她身材瘦弱,脸也小,看着就更柔弱瘦小了几分,给人感觉就瘦瘦小小的。
按照世俗的道理来说,小儿子要娶媳妇,她一个老太太还霸占着这么大一个房间,让小儿子小儿媳在小房间里结婚,确实是不合适,她心中一直难安。
许明月略皱了皱眉问:“这话是凤发说的?”
老太太吓了一跳,身体忙后仰拍手道:“那怎么会?凤发怎么会跟我说这个?这是我自己想的,毕竟我都这么大年纪了!”
她生怕许明月误会:“你弟弟什么都没说,他心有多大你又不是不晓得?能有个房间睡就不晓得有多高兴了!”她踟蹰地说:“只是成了家,就不是他一个人了,那么小一个房间,两个人睡……”
许凤发的房间是堂屋隔出来的,比前面隔出来的堂屋还要小一点,约十平米的样子,一条炕,一个过道,就没了,连个桌子椅子都放不下,谁要进他房间,就只能坐炕上,好在炕足够大,炕上打了个炕柜可以放东西。
老太太早就想和小儿子换房间睡了,只是当初许明月给娘家兄弟姊妹建房子时就说好了,这房间是老太太和许凤莲的,谁也不能占。
随着许明月官越升越高,他们更不敢违背许明月的话了。
只是老太太是个非常传统思想的人,她觉得小儿子娶儿媳妇了,就该把大点的房间让给新人住,她一个老太太睡小一点的房间没什么,有暖和的火炕呢,一点都不冷,老太太对现在的日子特别的满足,就想着儿子女儿都成家,和和睦睦的。
许明月察觉到老太太内心的不安和愧疚,笑着对老太太说:“当初说好这房间是给你和小莲的,你就放心住着吧,哪天小莲回娘家,还能有个住的地方。”
老太太心想,小莲就嫁在对面的江家村,几步路就到家了,还能没地方住? ↑返回顶部↑
许明月这时突然想起她在省城的国营饭店里打包回来的两份红烧肉,当时怕不新鲜,是放在空间的车里的,估计现在都还热乎着,此时倒不好拿出来了。
等吃完早午饭,许明月将其中一份装着红烧肉的饭盒放在自家厨房的橱柜里,自己带着另外一份去了许凤台家。
老太太觉少,早就起来了,正窝在火桶里,手里拿着千层底的鞋底,对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用已经看不太清的老花眼仰着头眯着眼仔细的纳鞋底,见许明月来了,忙放下手里的千层底鞋底,伸手要拉许明月进火桶烤火:“兰子来了?咋这时候回来了?公社现在不忙啊?”
许明月昨天在大货车的副驾驶冻了大半天,现在饱饱的睡了一晚,已经缓过来了,伸手就握住了老太太微凉的手,说:“我不冷,你自己坐着,别起来了。”
她将装着一份红烧肉的饭盒放在桌上,“我前几天去省城,在国营饭店吃了红烧肉,大师傅手艺特别地道,我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这不,给您和大哥带一份。”她左右转头,“大哥不在家?”
“你哥一早就去大队部了,现在年底了,要分粮食,还要放水捞鱼、分鱼,事情多着呢!”老太太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原本在三年灾害之后没多久就去世的她,如今身体还算硬朗,赵红莲白日里在蒲河口工作,老太太就在家里带三个孙子孙女,有时候阿锦也放在这,她一个人还要带四个孩子。
好在阿锦大了,许小雨也到了可以帮衬家里的年纪,两个小的一个才刚会走,一个已经会自己穿衣吃饭,许凤台和许凤发两人也能照顾孩子,她倒也忙的过来。
家里能有事情让她做,她反而活的安心一些,她就怕她这把老骨头一点用都没了,只能混吃等死看儿媳妇脸色,那对她来说才是最大的折磨。
现在能在儿子儿媳妇忙的时候,她能在家里帮着带孩子,还有一点点用,老太太特别满足。
“凤发也不在家啊?”
一提到许凤发,老太太脸上笑的眼角满是深深的褶子,低声对许明月说:“凤发和闫老师去炭山供销社了,他都跟我说了,年后两个人就成婚。”
许凤发翻过年都二十一岁了,这个年龄在农村都算是大龄剩男了,像他这么大的男人,很多小孩都比许爱国还大了。
之前许凤发对象的事情一直没解决,老太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小儿子的婚事有着落了,还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的老师,老太太不晓得有多满意,简直祖坟冒了青烟。
许明月有些诧异今生依然是闫春香和小爷爷走到了一起,她虽对老一辈的事情不了解,但对小奶奶几十年都没回过一趟娘家就知道,小奶奶少女时期和娘家关系并不好,当知青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不然不会嫁给了当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小爷爷。
可今生她的命运已经改变,她不再是在农村无依无靠的人,她有了正式的工作,不用干辛苦的农活,每天也能拿十个工分。
她是有选择的,可她依然选择了小爷爷。
许明月似意外,又似毫不意外,问老太太:“年后初几成亲?”
老太太高兴的喜笑颜开,不过说话声音依然小小的:“年初六。”说到这里,她略微有些迟疑的对许明月说:“兰子,现在小莲也出嫁了,我一个土都埋到脖颈的老太太了,还睡着这么大个房间……”她小心地和许明月商量:“我想着,要不我搬到凤发房间去住,这个房间给凤发两口子结婚住,以后有了娃娃,这炕大,还能睡娃娃。”她看着自己房间,“我一个人,咋睡的了这么大一炕?”
老太太个子其实不矮,在这个年代,她一个裹小脚的女人,身高超过了一米六,在这时代的女人中,已经算很高了,只是她身材瘦弱,脸也小,看着就更柔弱瘦小了几分,给人感觉就瘦瘦小小的。
按照世俗的道理来说,小儿子要娶媳妇,她一个老太太还霸占着这么大一个房间,让小儿子小儿媳在小房间里结婚,确实是不合适,她心中一直难安。
许明月略皱了皱眉问:“这话是凤发说的?”
老太太吓了一跳,身体忙后仰拍手道:“那怎么会?凤发怎么会跟我说这个?这是我自己想的,毕竟我都这么大年纪了!”
她生怕许明月误会:“你弟弟什么都没说,他心有多大你又不是不晓得?能有个房间睡就不晓得有多高兴了!”她踟蹰地说:“只是成了家,就不是他一个人了,那么小一个房间,两个人睡……”
许凤发的房间是堂屋隔出来的,比前面隔出来的堂屋还要小一点,约十平米的样子,一条炕,一个过道,就没了,连个桌子椅子都放不下,谁要进他房间,就只能坐炕上,好在炕足够大,炕上打了个炕柜可以放东西。
老太太早就想和小儿子换房间睡了,只是当初许明月给娘家兄弟姊妹建房子时就说好了,这房间是老太太和许凤莲的,谁也不能占。
随着许明月官越升越高,他们更不敢违背许明月的话了。
只是老太太是个非常传统思想的人,她觉得小儿子娶儿媳妇了,就该把大点的房间让给新人住,她一个老太太睡小一点的房间没什么,有暖和的火炕呢,一点都不冷,老太太对现在的日子特别的满足,就想着儿子女儿都成家,和和睦睦的。
许明月察觉到老太太内心的不安和愧疚,笑着对老太太说:“当初说好这房间是给你和小莲的,你就放心住着吧,哪天小莲回娘家,还能有个住的地方。”
老太太心想,小莲就嫁在对面的江家村,几步路就到家了,还能没地方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