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对了,下午守灯的人还没来,文俊先在这儿守一下。”柏长兴见文俊点了头,便背着手准备走,突然又顿住,转向站在一旁的程松年,和气地问,“小程,给你的护身符,你有带在身上吗?”
“带着呢。”程松年礼貌回复,“谢谢大伯关心。”
柏长兴看着松年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也不再多言,缓步走出了老宅。
瞧着大伯离开的背影,文英总算松了口气,嘟囔着抱怨一句,“老封建。”
“村里老一辈是这样,葬礼期间多少有些敏感。”文俊低声对方晴说,“主要是今晚坐大夜,怕外乡人坏了规矩。”
“坐大夜?”方晴疑惑,看向另一位外乡人。
程松年也是一脸疑惑。
“明天出殡,今晚要守夜到天亮。”
“别管那么多了,反正你下午就要走了。”文英揽住她的肩膀,带着她往堂屋里走,“先去看柏青吧,看完了我们好去吃饭,我快要饿死了。”
几人的视线聚焦到棺前的遗像上。
松年不忍细看,低头盯着香盒,依然是参差不齐的断香,燃了一半便灭了——有三根香是燃尽了的,只剩下短短的红色木段。
这该不会是那天他插下的那三支香吧?
“他这张照片还拍得蛮好看的。”方晴的感叹打断了松年的思绪。
文英取来三支香,拿起桌上的打火机点香,试了几次却没能把香点燃,不禁抱怨道,“这香都受了潮,他们也不知道买些新的,点都点不燃。”
松年接过打火机和香,“我试试。”一下子便点着了,他惊讶地抬眼,凝望着桌上色彩不在的遗像,兀自失神。
方晴拿过他手中的香,默然一瞬,叹道:“世事无常啊。”旋即举香朝亡者拜了一拜,把香插进了香盒里。
“你们先去吃饭吧。”文俊把椅子拉了过来坐下,抬手指着棺材底下的油灯,“这灯不能灭,我得在这儿守着,等他们来了再走。”
方晴不禁好奇,“这灯有什么说法?”
“这是长明灯*。”文俊又补充道,“也叫引路灯,说是为亡魂引路,直至黄泉。”
第14章 灯灭
席上来了生面孔,村里人总忍不住多看几眼,多问几句,弄得方晴如坐针毡。她本就不怎么饿,象征性地尝了几口便借口舟车劳顿身体不适先放筷了。文英也不想在席上逗留,继续忍受探问的目光,索性陪着方晴离席了。
她俩一走,程松年更待不住了,立马放下碗筷追了出去。
他本以为她俩是要回文俊家歇歇脚,打算跟着回去找充电器给手机充电,谁知方晴抬手看了下手表,说这会儿时间还早,提议去周边转一转,叙旧聊天。
他一向不擅长拒绝,只好陪她们一起去。
村里也没什么好逛的,趁着今日春光明媚,文英领着他俩去山林里转悠。
山间五月,芳菲未尽,顺着山涧在林间穿行,阳光斑驳,鸟鸣婉转,难得自在,程松年却始终绷着弦,不能放松。
他踩着她俩的步子,默默听着二人的闲谈,从童年趣事到生活琐碎。他插不上嘴,也不感兴趣,只想快点回去,解开那部手机的秘密。
午后的太阳暖烘烘的,在林子里转了一阵,身上便起了一层薄汗,三人便随地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休息。可文英坐不住,指着旁边的小溪说:“这条小溪里以前是有螃蟹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方晴累得不想起身,松年兴致阑珊,只有文英饶有兴趣地撸起了袖子,跑到溪边去翻石头找螃蟹。
方晴看着文英兴致勃勃地模样,忍不住感慨:“她真是精力充沛,一点儿没变。” ↑返回顶部↑
“带着呢。”程松年礼貌回复,“谢谢大伯关心。”
柏长兴看着松年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也不再多言,缓步走出了老宅。
瞧着大伯离开的背影,文英总算松了口气,嘟囔着抱怨一句,“老封建。”
“村里老一辈是这样,葬礼期间多少有些敏感。”文俊低声对方晴说,“主要是今晚坐大夜,怕外乡人坏了规矩。”
“坐大夜?”方晴疑惑,看向另一位外乡人。
程松年也是一脸疑惑。
“明天出殡,今晚要守夜到天亮。”
“别管那么多了,反正你下午就要走了。”文英揽住她的肩膀,带着她往堂屋里走,“先去看柏青吧,看完了我们好去吃饭,我快要饿死了。”
几人的视线聚焦到棺前的遗像上。
松年不忍细看,低头盯着香盒,依然是参差不齐的断香,燃了一半便灭了——有三根香是燃尽了的,只剩下短短的红色木段。
这该不会是那天他插下的那三支香吧?
“他这张照片还拍得蛮好看的。”方晴的感叹打断了松年的思绪。
文英取来三支香,拿起桌上的打火机点香,试了几次却没能把香点燃,不禁抱怨道,“这香都受了潮,他们也不知道买些新的,点都点不燃。”
松年接过打火机和香,“我试试。”一下子便点着了,他惊讶地抬眼,凝望着桌上色彩不在的遗像,兀自失神。
方晴拿过他手中的香,默然一瞬,叹道:“世事无常啊。”旋即举香朝亡者拜了一拜,把香插进了香盒里。
“你们先去吃饭吧。”文俊把椅子拉了过来坐下,抬手指着棺材底下的油灯,“这灯不能灭,我得在这儿守着,等他们来了再走。”
方晴不禁好奇,“这灯有什么说法?”
“这是长明灯*。”文俊又补充道,“也叫引路灯,说是为亡魂引路,直至黄泉。”
第14章 灯灭
席上来了生面孔,村里人总忍不住多看几眼,多问几句,弄得方晴如坐针毡。她本就不怎么饿,象征性地尝了几口便借口舟车劳顿身体不适先放筷了。文英也不想在席上逗留,继续忍受探问的目光,索性陪着方晴离席了。
她俩一走,程松年更待不住了,立马放下碗筷追了出去。
他本以为她俩是要回文俊家歇歇脚,打算跟着回去找充电器给手机充电,谁知方晴抬手看了下手表,说这会儿时间还早,提议去周边转一转,叙旧聊天。
他一向不擅长拒绝,只好陪她们一起去。
村里也没什么好逛的,趁着今日春光明媚,文英领着他俩去山林里转悠。
山间五月,芳菲未尽,顺着山涧在林间穿行,阳光斑驳,鸟鸣婉转,难得自在,程松年却始终绷着弦,不能放松。
他踩着她俩的步子,默默听着二人的闲谈,从童年趣事到生活琐碎。他插不上嘴,也不感兴趣,只想快点回去,解开那部手机的秘密。
午后的太阳暖烘烘的,在林子里转了一阵,身上便起了一层薄汗,三人便随地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休息。可文英坐不住,指着旁边的小溪说:“这条小溪里以前是有螃蟹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方晴累得不想起身,松年兴致阑珊,只有文英饶有兴趣地撸起了袖子,跑到溪边去翻石头找螃蟹。
方晴看着文英兴致勃勃地模样,忍不住感慨:“她真是精力充沛,一点儿没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