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夫人 第32节(1 / 4)
为着这个梦境,谢夫人决定带儿媳到寺庙祷告一番,求菩萨保佑孙儿能平平安安地来到世上。因顾念着儿媳怀孕的身体,也担心日头太烈又热伤了儿媳,谢夫人在这日快黄昏时,才带着儿媳出门,就带她到了离谢家最近的昭灵寺,以免儿媳因坐车太久伤了身体。
到了昭灵寺中,谢夫人带着儿媳一起在大雄宝殿中祷告祈福之后,就让儿媳到寺中待客的寮房休息。谢夫人还要去其他佛殿,将寺内佛像一个个都叩遍,但儿媳肯定吃不消这般,谢夫人让儿媳在寮房坐歇些时间,等她祷告完毕后,再一起回谢家。
寺庙僧人将慕晚引往贵客休息的寮房,一众侍女嬷嬷的拥簇下,慕晚慢慢走到了那间寮房前。虽然是傍晚、寺院又幽静,但到底暑热未褪,慕晚见侍女嬷嬷面上都微有汗意,就请僧人多倒些茶水来,让侍女嬷嬷们在廊下喝茶乘凉休息。
慕晚独自走进了寮房中,她想要安静地独处片刻,在婆母面前,她不能表现地心事重重,只能从出门起就一直勉强陪笑,到这会儿,她终于不用再强装了,但身体也实在倦极了,那沉重心事拖拽着的倦怠,让她感觉身体似在无形中绑缚着许多的石头,稍微做点小事就不堪重负。
慕晚拖着沉重的身子,在寮房内一张小榻上坐下,她手扶上凭几,欲软下身子、伏靠着休息一会儿时,忽然听到房间深处有轻轻的脚步声。慕晚一惊抬首,朝步声来源看去,心中更是惊颤,步声的主人竟是皇帝,他撩起一道垂帘,向她走来。
皇帝竟就在这间寮房中!皇帝会在这里,自然是专等着她!因与室外侍女嬷嬷们就一墙之隔,慕晚在惊颤下不知要如何是好时,皇帝已走上前来,捉住她的手腕,似就想将她带往室内深处。
慕晚知道皇帝会忽然出现在这里,定是为了逼问她为何还不和离的事,可是她无法给出皇帝想要的回答。慕晚不想面对皇帝的质问,身体也下意识僵沉着不动,眼见皇帝不满地皱起了眉头,他沉默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地手抄上她腰,将她抱了起来。
第73章
◎朕赐下的补品,你必须得用。◎
皇帝在宫中等了一日又一日,始终等不到谢疏临与慕晚和离的消息。不仅没有和离,在眼线的汇报里,他夫妻二人连失和的迹象都没有。皇帝心中恼火,猜想自己可能又被慕晚给骗了,慕晚可能不在乎他逼她发下的毒誓,慕晚这毒妇,可能根本不信天理昭昭,不信誓言有何效用。
再不和离,谢疏临就要携家眷离京了,慕晚就要称心如意地傍着谢疏临远走了!皇帝岂能容忍慕晚顺利逃走,他心中之焦灼,比炎热天气更甚,想要尽快见上慕晚一面,想要当面质问威吓这毒妇,不许她耍任何花招。
因慕晚昨日晕在宫中的事,太皇太后今日未再召慕晚进宫,皇帝没法儿在宫中见慕晚,但听眼线汇报,慕晚今天暮时会被她婆婆带到京中昭灵寺上香。皇帝就一早来到昭灵寺中等待,寺中僧人在陈祯的暗中安排下,将慕晚带到了他所在的寮房前。
不到万不得已,皇帝也不想将他和慕晚的事捅给谢家人知道、捅到世人面前。当慕晚不配合他往里走时,皇帝不想过分用强,以至闹出什么动静让给外面的谢家仆人闯进来看见,就手抄住慕晚的腰,将她一把抱了起来,抱进了寮房的内室中。
将慕晚抱起往里走时,皇帝掂着慕晚轻弱的身子,心中哼了一声,蚍蜉撼树。可明明就是这么个柔弱无比的女人,却像是特别难以对付,这“蚍蜉”,虽不能撼树,但像是蔓生的毒藤蔓,能以一副柔软无依的姿态,将大树活活缠死,着实熬人得很。
着实是个毒妇,毒妇腹中,现还孕着毒种。皇帝将慕晚抱放在内室的睡榻上,目光落在慕晚尚且平坦的小腹上,猜测慕晚是不是想凭借怀孕这事,跟他耍花招,违背她发下的毒誓,不与谢疏临和离。
“为什么还没有离开谢家?!”皇帝将慕晚放下的动作很轻,但含威质问的沉冷嗓音,沉甸甸地砸向慕晚,“你别忘了你发过什么毒誓!你是要你儿子七窍流血、不得好死吗?!”
其实她已说了,说得比皇帝所要求的还要多,可是,谢疏临不肯与她和离,她现在,也不能与谢疏临和离。慕晚暗自想着那道遗诏,轻声说道:“我没有违背誓言,我说了,我都说了,但是疏临他……他不肯与我分开……怎么都不肯……”
皇帝心头霎时燥意乱涌,他怀疑地盯着慕晚,似要盯穿她柔弱而矫作的皮囊,“你是不是在言辞上有所隐瞒?为了你在谢疏临心中的好妻子形象,你是不是没有将话说清?!”
应就是慕晚的诡计,她花言巧语,不与谢疏临将话说清,又在他这里,将没有和离的缘由,全都推在谢疏临身上,让她自己在每一边都清清白白!皇帝怒道:“你要是不和谢疏临说真话,朕就亲自向谢疏临揭穿你的真面目!”
如果皇帝直接和谢疏临谈论她的事,他二人很可能会产生冲突,也许谢疏临会在皇帝逼他和离时,在情急之下,让皇帝知道那道遗诏的存在。慕晚决不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她着急地站起身来道:“不,陛下,我都说了!”
慕晚恳切地望着皇帝道:“我可以发誓,我都说了,疏临他知道我在过去与人私通,他完全知道我是个怎样的女子,可他就是不肯与我和离,不肯与我分开……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还能怎么做……”
皇帝听着慕晚的回答,望着慕晚恳切的神情,心中腾腾燃烧的躁乱像能将他自己淹没,他负手在榻前来回快走了几回,不能将心中烦躁发泄出半分,而是不由切齿更深,却也不知切齿向谁,是为慕晚这个毒妇,还是为谢疏临的冥顽不灵!
不,谢疏临不至于那样愚昧,不至于在知晓慕晚的真面目后,还对慕晚一往情深,谢疏临不肯与慕晚和离,应该只是为了慕晚腹中的孩子,谢疏临以为这孩子肯定是他的,谢疏临想要这个孩子,所以在明知慕晚品性的情况下,还是为了孩子暂时隐忍,没有将慕晚立即扫地出门。
谢疏临当然会想要孩子,谢家人丁单薄,谢疏临至今无一儿半女,既有个现成的孩子在眼前,不管那孩子生母品性如何,那都是他的血脉,他当然想要留下,为此,只得暂时容忍孩子生母。
皇帝自觉想清了其中关节,但又感到苦恼,现下想让谢疏临将慕晚扫地出门,唯有让谢疏临知道那孩子并不是他的血脉,但若那般,谢疏临就会追查“奸|夫”,有可能查到他身上来,但其实慕晚腹中的孩子,确实有可能是谢疏临的血脉,只是另一半可能,是他的……
皇帝本不愿特意去想慕晚怀孕的事,因他从昨日知道慕晚怀孕起,只要一想这事,他心中就乱得很。这时候,因为思考谢疏临为何不肯和离,皇帝不得不满脑子都是慕晚的孕事,他想慕晚是仗着怀孕赖在谢疏临身边,只有慕晚没了腹中那个孩子,谢疏临才会不再容忍慕晚,才会与慕晚和离……
室内焦灼的寂静中,慕晚注意到皇帝目光正落在她的腹部,注意到皇帝燥乱的目光深处似有幽影。皇帝不懂得情爱,他定无法理解谢疏临是因爱她过深而不和离,皇帝很可能将谢疏临不和离的因由,归结为她怀有身孕,皇帝定要她离开谢疏临,皇帝会为这个,对她腹中的孩子下手吗……
也可能……已经下手了……那些补品……慕晚本来就在怀疑那些御赐补品可能有问题,这时触到皇帝幽幽的目光,心中更是忧沉,皇帝大抵本就想打掉她腹中的孩子,不管那孩子是他的,还是谢疏临的,现在她和谢疏临没有和离的事,只会进一步加深皇帝的想法……
皇帝不知慕晚心中所忧,仍在自顾苦恼。他并不想打掉慕晚腹中的孩子,可是慕晚怀着身孕,谢疏临就不会与她和离,更糟糕的是,凭慕晚这女子的心机手段,她在生下孩子后,定能凭着孩子生母的身份,继续恬不知耻地赖在谢家,赖在谢疏临身边,难道他要由着慕晚和谢疏临继续做夫妻吗?不,他绝不允许!
现在事情的焦点,完全集中在慕晚的孕事上,但皇帝偏偏就对慕晚的孕事,最是踟蹰难决。皇帝进退不得的心绪,在他眸中酿成更深浓的幽影,这落在慕晚眼里,使她更是恐慌不安,更是怀疑皇帝对她腹中孩子的杀心。 ↑返回顶部↑
到了昭灵寺中,谢夫人带着儿媳一起在大雄宝殿中祷告祈福之后,就让儿媳到寺中待客的寮房休息。谢夫人还要去其他佛殿,将寺内佛像一个个都叩遍,但儿媳肯定吃不消这般,谢夫人让儿媳在寮房坐歇些时间,等她祷告完毕后,再一起回谢家。
寺庙僧人将慕晚引往贵客休息的寮房,一众侍女嬷嬷的拥簇下,慕晚慢慢走到了那间寮房前。虽然是傍晚、寺院又幽静,但到底暑热未褪,慕晚见侍女嬷嬷面上都微有汗意,就请僧人多倒些茶水来,让侍女嬷嬷们在廊下喝茶乘凉休息。
慕晚独自走进了寮房中,她想要安静地独处片刻,在婆母面前,她不能表现地心事重重,只能从出门起就一直勉强陪笑,到这会儿,她终于不用再强装了,但身体也实在倦极了,那沉重心事拖拽着的倦怠,让她感觉身体似在无形中绑缚着许多的石头,稍微做点小事就不堪重负。
慕晚拖着沉重的身子,在寮房内一张小榻上坐下,她手扶上凭几,欲软下身子、伏靠着休息一会儿时,忽然听到房间深处有轻轻的脚步声。慕晚一惊抬首,朝步声来源看去,心中更是惊颤,步声的主人竟是皇帝,他撩起一道垂帘,向她走来。
皇帝竟就在这间寮房中!皇帝会在这里,自然是专等着她!因与室外侍女嬷嬷们就一墙之隔,慕晚在惊颤下不知要如何是好时,皇帝已走上前来,捉住她的手腕,似就想将她带往室内深处。
慕晚知道皇帝会忽然出现在这里,定是为了逼问她为何还不和离的事,可是她无法给出皇帝想要的回答。慕晚不想面对皇帝的质问,身体也下意识僵沉着不动,眼见皇帝不满地皱起了眉头,他沉默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地手抄上她腰,将她抱了起来。
第73章
◎朕赐下的补品,你必须得用。◎
皇帝在宫中等了一日又一日,始终等不到谢疏临与慕晚和离的消息。不仅没有和离,在眼线的汇报里,他夫妻二人连失和的迹象都没有。皇帝心中恼火,猜想自己可能又被慕晚给骗了,慕晚可能不在乎他逼她发下的毒誓,慕晚这毒妇,可能根本不信天理昭昭,不信誓言有何效用。
再不和离,谢疏临就要携家眷离京了,慕晚就要称心如意地傍着谢疏临远走了!皇帝岂能容忍慕晚顺利逃走,他心中之焦灼,比炎热天气更甚,想要尽快见上慕晚一面,想要当面质问威吓这毒妇,不许她耍任何花招。
因慕晚昨日晕在宫中的事,太皇太后今日未再召慕晚进宫,皇帝没法儿在宫中见慕晚,但听眼线汇报,慕晚今天暮时会被她婆婆带到京中昭灵寺上香。皇帝就一早来到昭灵寺中等待,寺中僧人在陈祯的暗中安排下,将慕晚带到了他所在的寮房前。
不到万不得已,皇帝也不想将他和慕晚的事捅给谢家人知道、捅到世人面前。当慕晚不配合他往里走时,皇帝不想过分用强,以至闹出什么动静让给外面的谢家仆人闯进来看见,就手抄住慕晚的腰,将她一把抱了起来,抱进了寮房的内室中。
将慕晚抱起往里走时,皇帝掂着慕晚轻弱的身子,心中哼了一声,蚍蜉撼树。可明明就是这么个柔弱无比的女人,却像是特别难以对付,这“蚍蜉”,虽不能撼树,但像是蔓生的毒藤蔓,能以一副柔软无依的姿态,将大树活活缠死,着实熬人得很。
着实是个毒妇,毒妇腹中,现还孕着毒种。皇帝将慕晚抱放在内室的睡榻上,目光落在慕晚尚且平坦的小腹上,猜测慕晚是不是想凭借怀孕这事,跟他耍花招,违背她发下的毒誓,不与谢疏临和离。
“为什么还没有离开谢家?!”皇帝将慕晚放下的动作很轻,但含威质问的沉冷嗓音,沉甸甸地砸向慕晚,“你别忘了你发过什么毒誓!你是要你儿子七窍流血、不得好死吗?!”
其实她已说了,说得比皇帝所要求的还要多,可是,谢疏临不肯与她和离,她现在,也不能与谢疏临和离。慕晚暗自想着那道遗诏,轻声说道:“我没有违背誓言,我说了,我都说了,但是疏临他……他不肯与我分开……怎么都不肯……”
皇帝心头霎时燥意乱涌,他怀疑地盯着慕晚,似要盯穿她柔弱而矫作的皮囊,“你是不是在言辞上有所隐瞒?为了你在谢疏临心中的好妻子形象,你是不是没有将话说清?!”
应就是慕晚的诡计,她花言巧语,不与谢疏临将话说清,又在他这里,将没有和离的缘由,全都推在谢疏临身上,让她自己在每一边都清清白白!皇帝怒道:“你要是不和谢疏临说真话,朕就亲自向谢疏临揭穿你的真面目!”
如果皇帝直接和谢疏临谈论她的事,他二人很可能会产生冲突,也许谢疏临会在皇帝逼他和离时,在情急之下,让皇帝知道那道遗诏的存在。慕晚决不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她着急地站起身来道:“不,陛下,我都说了!”
慕晚恳切地望着皇帝道:“我可以发誓,我都说了,疏临他知道我在过去与人私通,他完全知道我是个怎样的女子,可他就是不肯与我和离,不肯与我分开……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还能怎么做……”
皇帝听着慕晚的回答,望着慕晚恳切的神情,心中腾腾燃烧的躁乱像能将他自己淹没,他负手在榻前来回快走了几回,不能将心中烦躁发泄出半分,而是不由切齿更深,却也不知切齿向谁,是为慕晚这个毒妇,还是为谢疏临的冥顽不灵!
不,谢疏临不至于那样愚昧,不至于在知晓慕晚的真面目后,还对慕晚一往情深,谢疏临不肯与慕晚和离,应该只是为了慕晚腹中的孩子,谢疏临以为这孩子肯定是他的,谢疏临想要这个孩子,所以在明知慕晚品性的情况下,还是为了孩子暂时隐忍,没有将慕晚立即扫地出门。
谢疏临当然会想要孩子,谢家人丁单薄,谢疏临至今无一儿半女,既有个现成的孩子在眼前,不管那孩子生母品性如何,那都是他的血脉,他当然想要留下,为此,只得暂时容忍孩子生母。
皇帝自觉想清了其中关节,但又感到苦恼,现下想让谢疏临将慕晚扫地出门,唯有让谢疏临知道那孩子并不是他的血脉,但若那般,谢疏临就会追查“奸|夫”,有可能查到他身上来,但其实慕晚腹中的孩子,确实有可能是谢疏临的血脉,只是另一半可能,是他的……
皇帝本不愿特意去想慕晚怀孕的事,因他从昨日知道慕晚怀孕起,只要一想这事,他心中就乱得很。这时候,因为思考谢疏临为何不肯和离,皇帝不得不满脑子都是慕晚的孕事,他想慕晚是仗着怀孕赖在谢疏临身边,只有慕晚没了腹中那个孩子,谢疏临才会不再容忍慕晚,才会与慕晚和离……
室内焦灼的寂静中,慕晚注意到皇帝目光正落在她的腹部,注意到皇帝燥乱的目光深处似有幽影。皇帝不懂得情爱,他定无法理解谢疏临是因爱她过深而不和离,皇帝很可能将谢疏临不和离的因由,归结为她怀有身孕,皇帝定要她离开谢疏临,皇帝会为这个,对她腹中的孩子下手吗……
也可能……已经下手了……那些补品……慕晚本来就在怀疑那些御赐补品可能有问题,这时触到皇帝幽幽的目光,心中更是忧沉,皇帝大抵本就想打掉她腹中的孩子,不管那孩子是他的,还是谢疏临的,现在她和谢疏临没有和离的事,只会进一步加深皇帝的想法……
皇帝不知慕晚心中所忧,仍在自顾苦恼。他并不想打掉慕晚腹中的孩子,可是慕晚怀着身孕,谢疏临就不会与她和离,更糟糕的是,凭慕晚这女子的心机手段,她在生下孩子后,定能凭着孩子生母的身份,继续恬不知耻地赖在谢家,赖在谢疏临身边,难道他要由着慕晚和谢疏临继续做夫妻吗?不,他绝不允许!
现在事情的焦点,完全集中在慕晚的孕事上,但皇帝偏偏就对慕晚的孕事,最是踟蹰难决。皇帝进退不得的心绪,在他眸中酿成更深浓的幽影,这落在慕晚眼里,使她更是恐慌不安,更是怀疑皇帝对她腹中孩子的杀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