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小反派的极品后妈[八零] 第41节(2 / 4)
她今天必须拿到货。
苏希希今天换了一下打扮,那天的衬衣太时尚了,她今天愣是穿了一件灰色的衬衣,整个人状态宛如一个单亲妈妈,拉着两个孩子,轻车熟路,摸到了高第街。
街边有人推着小车卖冰棍,苏希希现在可不缺钱,韩牧远那时候给了一大叠呢,她直接百元大钞上手,买了3根老冰棍,一人一根。
她站在街边的角落,盯着许氏夫妻的摊位,等冰棍吃完,苏希希牵着孩子,又一次到了许康的店面。
狭窄店铺里,膀大腰圆的老板娘依旧没个好脸色,但见了两个粉团子一样的男孩,脸色一下子软下来。
“哪里来的乖仔!”
确实,两个孩子都漂亮得很,一个阳光开朗,一个沉默羞涩,老板娘看得直眨眼睛,“你的孩子?”
苏希希不想节外生枝,直接认了,“许太,昨天我说了,我只是许大哥的朋友,你看,我两个孩子呢。我老公赚钱少,我这不是想拿点货,挣点钱吗?您昨天误会我了。”
韩清诺几乎要脱口而出自己爸爸挣钱不少,在学校里,人人羡慕他爸爸挣钱多,当然苏阿姨来了之后他才有零花钱的,这么一想,他看了苏阿姨一眼,忍下来了。
反正韩牧远不在,苏希希可劲乱讲。
许太不置可否,表情风云变幻,又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到底是见多识广:“看孩子和你长得不像啊。各有各的好看。”
许太也不否认苏希希好看,这丫头她昨天第一次见,就觉得好靓女,最近许康天天到处跑,不着家,所以许太昨天才找她撒了个气。
但她其实也不是没后悔,打开门做生意,小客户他们一般不做的,但也不至于泼人一盆水,那水还是洗锅水。
想了想,她说:“靓女,你知道每天多少人过来和我说是许康的朋友吗?人人都想拿点货回老家去卖的,每天找上门套近乎的一大堆。”
果然是老江湖,苏希希这一趟出门,觉得自己思虑不周,从上火车起,就显得自己社会经验不太足了。好在她一路边做边学边调整,还有剧情预知加持,一定赢麻!她给自己鼓气。
原书里这对夫妻很善良,愿意收留一无所有的小君,能坏到哪里去?
“是这样。其实我不是许大哥的朋友,我只是听说你们人好,我才来的。我其实刚丢了工作,从京市来,我婆婆和我关系不大好,我和爱人随时准备离婚,就想自己谋一条生路。孩子确实不是我亲生的。”
句句实话。
许太显然被苏希希的真诚打动了。“这样吧,这里的袜子,你挑些喜欢的,最低进货200元。平时,我们做的都是上万的单子,我们不做零售,是因为零售麻烦,而且货卖散了不好出。”
真诚换真诚。
苏希希大喜,韩清诺却有些不高兴似的,低着头。
苏希希暂时管不着那么多,开始挑选袜子。
这些袜子多是香港客户的订单,工厂多做些拿来卖的。许氏夫妻在深圳农村自己弄了个小袜子厂。
改革开放初期,这些简单的工业品特别好卖,单价比较便宜,人人消费得起,而且家家户户都需要袜子。尤其是纤维丝袜,更是掀起了潮流。
苏希希看着提花的透明丝袜,双眼放光。她记得在原著小说中,小男主多年后创业的第一桶金就是开袜子厂,那时候男主已经在许氏夫妻这里卖了好多年袜子,还不到二十就成了大老板。
苏希希心想,现在开厂还太早,过几年可以,目前倒货就能赚钱,讲究的就是一个轻资产。
她左右挑选,买了100块钱的棉袜子,100块钱的长短丝袜,款式选的简洁些,这样比较好销售,人人都能穿。
八十年代的广州,街上的时髦少女已经穿上长丝袜、牛仔裤了。牛仔裤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流行,京市的小年轻,人手一条牛仔裤。
“谢谢姐!以后我还能来吗?我销掉这批货,再来可以吗?要是有牛仔裤货源也可以介绍给我!”
许太觉得小姑娘挑货的眼光真的令人惊讶,人漂亮,脑子也好,这挑选的都是些卖得最火的款式,太复杂的虽然好看,销量却很一般。 ↑返回顶部↑
苏希希今天换了一下打扮,那天的衬衣太时尚了,她今天愣是穿了一件灰色的衬衣,整个人状态宛如一个单亲妈妈,拉着两个孩子,轻车熟路,摸到了高第街。
街边有人推着小车卖冰棍,苏希希现在可不缺钱,韩牧远那时候给了一大叠呢,她直接百元大钞上手,买了3根老冰棍,一人一根。
她站在街边的角落,盯着许氏夫妻的摊位,等冰棍吃完,苏希希牵着孩子,又一次到了许康的店面。
狭窄店铺里,膀大腰圆的老板娘依旧没个好脸色,但见了两个粉团子一样的男孩,脸色一下子软下来。
“哪里来的乖仔!”
确实,两个孩子都漂亮得很,一个阳光开朗,一个沉默羞涩,老板娘看得直眨眼睛,“你的孩子?”
苏希希不想节外生枝,直接认了,“许太,昨天我说了,我只是许大哥的朋友,你看,我两个孩子呢。我老公赚钱少,我这不是想拿点货,挣点钱吗?您昨天误会我了。”
韩清诺几乎要脱口而出自己爸爸挣钱不少,在学校里,人人羡慕他爸爸挣钱多,当然苏阿姨来了之后他才有零花钱的,这么一想,他看了苏阿姨一眼,忍下来了。
反正韩牧远不在,苏希希可劲乱讲。
许太不置可否,表情风云变幻,又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到底是见多识广:“看孩子和你长得不像啊。各有各的好看。”
许太也不否认苏希希好看,这丫头她昨天第一次见,就觉得好靓女,最近许康天天到处跑,不着家,所以许太昨天才找她撒了个气。
但她其实也不是没后悔,打开门做生意,小客户他们一般不做的,但也不至于泼人一盆水,那水还是洗锅水。
想了想,她说:“靓女,你知道每天多少人过来和我说是许康的朋友吗?人人都想拿点货回老家去卖的,每天找上门套近乎的一大堆。”
果然是老江湖,苏希希这一趟出门,觉得自己思虑不周,从上火车起,就显得自己社会经验不太足了。好在她一路边做边学边调整,还有剧情预知加持,一定赢麻!她给自己鼓气。
原书里这对夫妻很善良,愿意收留一无所有的小君,能坏到哪里去?
“是这样。其实我不是许大哥的朋友,我只是听说你们人好,我才来的。我其实刚丢了工作,从京市来,我婆婆和我关系不大好,我和爱人随时准备离婚,就想自己谋一条生路。孩子确实不是我亲生的。”
句句实话。
许太显然被苏希希的真诚打动了。“这样吧,这里的袜子,你挑些喜欢的,最低进货200元。平时,我们做的都是上万的单子,我们不做零售,是因为零售麻烦,而且货卖散了不好出。”
真诚换真诚。
苏希希大喜,韩清诺却有些不高兴似的,低着头。
苏希希暂时管不着那么多,开始挑选袜子。
这些袜子多是香港客户的订单,工厂多做些拿来卖的。许氏夫妻在深圳农村自己弄了个小袜子厂。
改革开放初期,这些简单的工业品特别好卖,单价比较便宜,人人消费得起,而且家家户户都需要袜子。尤其是纤维丝袜,更是掀起了潮流。
苏希希看着提花的透明丝袜,双眼放光。她记得在原著小说中,小男主多年后创业的第一桶金就是开袜子厂,那时候男主已经在许氏夫妻这里卖了好多年袜子,还不到二十就成了大老板。
苏希希心想,现在开厂还太早,过几年可以,目前倒货就能赚钱,讲究的就是一个轻资产。
她左右挑选,买了100块钱的棉袜子,100块钱的长短丝袜,款式选的简洁些,这样比较好销售,人人都能穿。
八十年代的广州,街上的时髦少女已经穿上长丝袜、牛仔裤了。牛仔裤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流行,京市的小年轻,人手一条牛仔裤。
“谢谢姐!以后我还能来吗?我销掉这批货,再来可以吗?要是有牛仔裤货源也可以介绍给我!”
许太觉得小姑娘挑货的眼光真的令人惊讶,人漂亮,脑子也好,这挑选的都是些卖得最火的款式,太复杂的虽然好看,销量却很一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