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224节(2 / 4)
十数艘巨大的楼船静静停泊在江岸,船帆猎猎作响。刘备从为首的楼船上缓步而下,身后陈群紧随其后,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用看囚犯的眼神死死盯着刘备。
这大半年来,刘备早已习惯了这种如影随形的监视。偏偏陈群还很聪明,知道他在这两个义弟就不会跑,所以一心一意盯着他监视。此刻即将远离故土,刘备心中竟无多少离愁,反倒涌起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终于能摆脱陈群的监视了!天晓得他半夜起夜,一推门看到陈群派来监视他的人站在茅厕门外的时候有多无奈。
不能因为他祖宗刘邦曾经借口这事逃离鸿门宴,就也认定他会这么干吧?
“大哥!你说俺张翼德就真生得那般可怕吗?”另一艘楼船上,张飞人未至声先到,粗犷的嗓音里竟透着一丝委屈。
刘备无奈摇头,抬眼望去,只见张飞一马当先跳下最后几步台阶,其后关羽正从船舷踏下,臂弯里还挂着个死活不肯松手的刘协,这位曾经的汉室天子,如今的汉王,自抵达建业便如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紧抱关羽的胳膊,任谁劝说都不肯放开。
“许是汉王与云长投缘。”刘备只能如此安慰张飞,尽管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好歹他和刘协还有隔了十八代的血缘,他相貌生的也比不怒自威的二弟更亲和些,可刘协放着他这位皇叔不黏,非跟着关羽,也只能往眼缘上想了。
江风凛冽,刘备拢了拢披风。初春的寒意渗入骨髓,想到海上更刺骨的风浪,他不由轻叹。
“玄德公。”忽然一声清朗呼唤传来。刘备蓦然回首,脸上浮现出一个真切的笑容。江岸边,一道修长身影踏着晨雾而来,羽扇纶巾,衣袂飘飘。
“诸葛军师。”
刘备迎上前去,江风拂动他飘扬的鬓发。他望着诸葛亮:“备今日出海,日后还要劳烦军师了。”
诸葛亮含笑道:“陛下已将汉国之事尽数交给亮,日后亮与将军多的是通信机会。”
汉国便是那片封地的新名字。
陈昭把人放出去也不是不管了,刘备与大昭还签了契书,能以金银之物与中原交换粮种、农具等物,子嗣也能送入昭明书院读书。有些类似周天子分封诸侯,只是陈昭分封的地方是离大陆千里之外的海国而已。
二人又叙谈片刻,临近尾声,刘备忽然从披风下取出两顶编织精巧的草帽。他摩挲着帽檐,露出罕见的腼腆笑容:“备数年前欠陈使君一顶小帽,如今才有空闲编草帽。”
说着将其中一顶递给诸葛亮,“还请军师将此顶交给陈使君。”
不待诸葛亮回应,刘备又将另一顶草帽塞入他手中:”这顶赠给军师。这些时日劳烦军师为船队操劳,备见军师实在辛苦,结小帽一顶,赠给军师,聊表心意。”
他略显局促地摩挲着帽檐,“备身无长物,只有一手早年编织草帽的本事,还望军师莫要嫌弃。”
诸葛亮接过草帽,当着刘备的面微笑戴在头上:“亮便却而不恭了。”
刘备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声音有些飘忽,“待到那边安定,备若有机会回中原养老,日后再与军师把酒言欢。”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送刘备转身登船。
船队缓缓驶离港口,顺着入海口进入茫茫大海。那一排黑点渐渐变(mkmd)小,最终消失在海天相接之处。
昭明二年春,大汉征东将军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跟随汉王刘协前往海外就藩。
船队刚消失在江天之际,一艘轻快的小舟突然如离弦之箭般掠过水面。刚长成半大女郎的孙尚香单脚踩在船头,一手持剑,一手高举船桨,乌黑的长发在风中猎猎飞舞。
周瑜盘膝坐于船中,神色从容。孙策与孙权却紧抓船栏,江风呼啸,将二人发丝吹得凌乱飞舞。
“呸、呸。”孙策吐出口中发丝,大喊,“小妹,让人慢些,慢些!”
孙尚香立于船头,高举船桨,衣袂翻飞:“不行!我可是要当定海侯的女郎。”
她笑声清亮,“我才不怕大风!”
话音未落,小舟已如游鱼掠波,划过江心,只余一串清脆的笑声在风中飘散。 ↑返回顶部↑
这大半年来,刘备早已习惯了这种如影随形的监视。偏偏陈群还很聪明,知道他在这两个义弟就不会跑,所以一心一意盯着他监视。此刻即将远离故土,刘备心中竟无多少离愁,反倒涌起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终于能摆脱陈群的监视了!天晓得他半夜起夜,一推门看到陈群派来监视他的人站在茅厕门外的时候有多无奈。
不能因为他祖宗刘邦曾经借口这事逃离鸿门宴,就也认定他会这么干吧?
“大哥!你说俺张翼德就真生得那般可怕吗?”另一艘楼船上,张飞人未至声先到,粗犷的嗓音里竟透着一丝委屈。
刘备无奈摇头,抬眼望去,只见张飞一马当先跳下最后几步台阶,其后关羽正从船舷踏下,臂弯里还挂着个死活不肯松手的刘协,这位曾经的汉室天子,如今的汉王,自抵达建业便如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紧抱关羽的胳膊,任谁劝说都不肯放开。
“许是汉王与云长投缘。”刘备只能如此安慰张飞,尽管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好歹他和刘协还有隔了十八代的血缘,他相貌生的也比不怒自威的二弟更亲和些,可刘协放着他这位皇叔不黏,非跟着关羽,也只能往眼缘上想了。
江风凛冽,刘备拢了拢披风。初春的寒意渗入骨髓,想到海上更刺骨的风浪,他不由轻叹。
“玄德公。”忽然一声清朗呼唤传来。刘备蓦然回首,脸上浮现出一个真切的笑容。江岸边,一道修长身影踏着晨雾而来,羽扇纶巾,衣袂飘飘。
“诸葛军师。”
刘备迎上前去,江风拂动他飘扬的鬓发。他望着诸葛亮:“备今日出海,日后还要劳烦军师了。”
诸葛亮含笑道:“陛下已将汉国之事尽数交给亮,日后亮与将军多的是通信机会。”
汉国便是那片封地的新名字。
陈昭把人放出去也不是不管了,刘备与大昭还签了契书,能以金银之物与中原交换粮种、农具等物,子嗣也能送入昭明书院读书。有些类似周天子分封诸侯,只是陈昭分封的地方是离大陆千里之外的海国而已。
二人又叙谈片刻,临近尾声,刘备忽然从披风下取出两顶编织精巧的草帽。他摩挲着帽檐,露出罕见的腼腆笑容:“备数年前欠陈使君一顶小帽,如今才有空闲编草帽。”
说着将其中一顶递给诸葛亮,“还请军师将此顶交给陈使君。”
不待诸葛亮回应,刘备又将另一顶草帽塞入他手中:”这顶赠给军师。这些时日劳烦军师为船队操劳,备见军师实在辛苦,结小帽一顶,赠给军师,聊表心意。”
他略显局促地摩挲着帽檐,“备身无长物,只有一手早年编织草帽的本事,还望军师莫要嫌弃。”
诸葛亮接过草帽,当着刘备的面微笑戴在头上:“亮便却而不恭了。”
刘备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声音有些飘忽,“待到那边安定,备若有机会回中原养老,日后再与军师把酒言欢。”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送刘备转身登船。
船队缓缓驶离港口,顺着入海口进入茫茫大海。那一排黑点渐渐变(mkmd)小,最终消失在海天相接之处。
昭明二年春,大汉征东将军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跟随汉王刘协前往海外就藩。
船队刚消失在江天之际,一艘轻快的小舟突然如离弦之箭般掠过水面。刚长成半大女郎的孙尚香单脚踩在船头,一手持剑,一手高举船桨,乌黑的长发在风中猎猎飞舞。
周瑜盘膝坐于船中,神色从容。孙策与孙权却紧抓船栏,江风呼啸,将二人发丝吹得凌乱飞舞。
“呸、呸。”孙策吐出口中发丝,大喊,“小妹,让人慢些,慢些!”
孙尚香立于船头,高举船桨,衣袂翻飞:“不行!我可是要当定海侯的女郎。”
她笑声清亮,“我才不怕大风!”
话音未落,小舟已如游鱼掠波,划过江心,只余一串清脆的笑声在风中飘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