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77节(1 / 4)
第169章
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袁术被气得唾沫都说干了三回,愣是无人信他半句。
阎象满脸苦相劝道:“主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抵御陈昭大军啊。”
“不如请颍川陈氏的故交说和?”有谋士提议,“向陈昭言明并无冒犯之意,或可劝其退兵……”
真有能耐的士人,早就四处去投其他诸侯了,还能留在袁术麾下的士人,多是些空有家世没有上进心思,出仕只为混日子的庸碌之辈。
于他们而言,袁术的脸面根本比不上他们自己的性命。嘴皮子上下一搓,就打算用世家最常用的人情战术。
“蠢材!”袁术拍案怒喝,“陈贼发兵十数万,分明蓄谋已久。尔等竟还妄想她会因几句解释罢兵?何其愚也!”
倒不是他比这些手底下这些平庸谋士聪明,而是袁术自己清楚他根本就没写过那一封骂信。那封所谓的”骂信”,压根就是陈昭栽赃!
“打就打,我堂堂四世三公之后还怕陈昭那个出身黄巾的反贼不成?”袁术一咬牙,“淮南兵精粮足,可争天下。陈昭连年征战,粮少兵疲,胜算在我。”
这话倒是不假。
几个谋士心道。这些年中原战火连天,天灾人祸不断。南方尚算风调雨顺,北方却是雪上加霜,匈奴南下劫掠,凉州乱成一锅粥,袁曹陈三方百万大军更是打得赤地千里。
虽听闻陈昭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可大汉官员哪个不是这套说辞?毕竟升迁要靠名望,不会吹牛怎能扬名?可具体水分多少就不一定了。陈昭年年都打仗,想来也存不下多少粮草。
我军粮草充足,敌军粮草不足;我军多年休养生息,敌军年年打仗人疲马乏。
”陈昭小贼,不过侥幸得势,实则外强中干,岂是主公敌手?”
原本缩在角落盘算退路、半响一言不发的杨弘,见局势有利,立刻跳出来高声贬低陈昭。
他信誓旦旦道:“陈昭侥幸略胜袁绍便敢对豫州用兵,自大狂妄,兵书有云‘骄兵必败’,此战她必败无疑!”
一番话说得袁术心花怒放,仿佛已看到自己擒获陈昭的场景——
庆功宴上,他持剑架在陈昭颈间,陈昭痛哭流涕当众承认那封骂信是栽赃……
呸!到那时还管什么骂信?
袁术脸一黑,觉得自己脑子都被陈昭那个混账玩意带偏了。
袁术已经探明了情报,陈昭派太史慈领兵,沿泗水北上,一路鼓角震天,显然是欲取谯郡。
“纪灵,你领三万人前往欲取谯郡去拦截敌军。”袁术毫不客气将他麾下最勇猛的将领派了出去。
“末将遵命!”纪灵虎背熊腰,浓眉环眼,当即领命。
纪灵领上精锐,直奔谯郡。
泗水之畔,战云密布。太史慈率军列阵于谯郡城下,旌旗猎猎,鼓角震天,一万人生生装出了五万人的气势。城头之上,纪灵身披铁甲,手持三尖两刃刀,冷眼俯瞰,扬声喝道:“鼠辈,也敢犯我疆界?可敢与我一战!”
太史慈闻言,嘴角微扬,纵马出阵,银枪斜指,高声道:“纪灵,汝主袁术庸才小人,天下共知!今日若降,尚可免死!”
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太史慈。二将交锋,刀光枪影。战至三十余合,太史慈已经打探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便故作力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纪灵得胜回城,对左右嗤笑道:“人人都说昭明军如何了得,今日一见,不过是甲胄鲜亮的绣花枕头罢了!主公大可高枕无忧。”
那太史慈徒有虚名,号称“万军之中七进七出”的赵云更是连面都不敢露。
纪灵越想越是得意,原本只打算守城的他,此刻竟生出了要踩着陈昭麾下众将扬名立万的念头。 ↑返回顶部↑
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袁术被气得唾沫都说干了三回,愣是无人信他半句。
阎象满脸苦相劝道:“主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抵御陈昭大军啊。”
“不如请颍川陈氏的故交说和?”有谋士提议,“向陈昭言明并无冒犯之意,或可劝其退兵……”
真有能耐的士人,早就四处去投其他诸侯了,还能留在袁术麾下的士人,多是些空有家世没有上进心思,出仕只为混日子的庸碌之辈。
于他们而言,袁术的脸面根本比不上他们自己的性命。嘴皮子上下一搓,就打算用世家最常用的人情战术。
“蠢材!”袁术拍案怒喝,“陈贼发兵十数万,分明蓄谋已久。尔等竟还妄想她会因几句解释罢兵?何其愚也!”
倒不是他比这些手底下这些平庸谋士聪明,而是袁术自己清楚他根本就没写过那一封骂信。那封所谓的”骂信”,压根就是陈昭栽赃!
“打就打,我堂堂四世三公之后还怕陈昭那个出身黄巾的反贼不成?”袁术一咬牙,“淮南兵精粮足,可争天下。陈昭连年征战,粮少兵疲,胜算在我。”
这话倒是不假。
几个谋士心道。这些年中原战火连天,天灾人祸不断。南方尚算风调雨顺,北方却是雪上加霜,匈奴南下劫掠,凉州乱成一锅粥,袁曹陈三方百万大军更是打得赤地千里。
虽听闻陈昭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可大汉官员哪个不是这套说辞?毕竟升迁要靠名望,不会吹牛怎能扬名?可具体水分多少就不一定了。陈昭年年都打仗,想来也存不下多少粮草。
我军粮草充足,敌军粮草不足;我军多年休养生息,敌军年年打仗人疲马乏。
”陈昭小贼,不过侥幸得势,实则外强中干,岂是主公敌手?”
原本缩在角落盘算退路、半响一言不发的杨弘,见局势有利,立刻跳出来高声贬低陈昭。
他信誓旦旦道:“陈昭侥幸略胜袁绍便敢对豫州用兵,自大狂妄,兵书有云‘骄兵必败’,此战她必败无疑!”
一番话说得袁术心花怒放,仿佛已看到自己擒获陈昭的场景——
庆功宴上,他持剑架在陈昭颈间,陈昭痛哭流涕当众承认那封骂信是栽赃……
呸!到那时还管什么骂信?
袁术脸一黑,觉得自己脑子都被陈昭那个混账玩意带偏了。
袁术已经探明了情报,陈昭派太史慈领兵,沿泗水北上,一路鼓角震天,显然是欲取谯郡。
“纪灵,你领三万人前往欲取谯郡去拦截敌军。”袁术毫不客气将他麾下最勇猛的将领派了出去。
“末将遵命!”纪灵虎背熊腰,浓眉环眼,当即领命。
纪灵领上精锐,直奔谯郡。
泗水之畔,战云密布。太史慈率军列阵于谯郡城下,旌旗猎猎,鼓角震天,一万人生生装出了五万人的气势。城头之上,纪灵身披铁甲,手持三尖两刃刀,冷眼俯瞰,扬声喝道:“鼠辈,也敢犯我疆界?可敢与我一战!”
太史慈闻言,嘴角微扬,纵马出阵,银枪斜指,高声道:“纪灵,汝主袁术庸才小人,天下共知!今日若降,尚可免死!”
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太史慈。二将交锋,刀光枪影。战至三十余合,太史慈已经打探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便故作力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纪灵得胜回城,对左右嗤笑道:“人人都说昭明军如何了得,今日一见,不过是甲胄鲜亮的绣花枕头罢了!主公大可高枕无忧。”
那太史慈徒有虚名,号称“万军之中七进七出”的赵云更是连面都不敢露。
纪灵越想越是得意,原本只打算守城的他,此刻竟生出了要踩着陈昭麾下众将扬名立万的念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