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布斜倚在箭垛旁,翘着二郎腿,百无聊赖地掏着耳朵,嘴里不住抱怨:“又要弟兄们卖命,又不给弟兄们吃饱饭,铁打的人也得吃饭吧……”
  张辽沉默不语,高顺去帮女公子了,就剩下他陪在吕将军身边。一来二去,张辽终于知道高顺为何那般沉默寡言了。
  实在是吕将军太能说了。他一个人就能把两个人的话说完,还霸道得很,只许自己抱怨,不许旁人劝解。
  ”往日吃香喝辣的时候想不起咱们,如今有难了,倒知道来求人了?”吕布冷哼一声,指节捏得咔咔作响。
  他素来瞧不上朝中那些文官。卢植在世时,好歹还给他几分薄面。自那老儿一死,这帮自诩清贵的酸儒又故态复萌,只当他是个呼来喝去的马前卒。但凡有油水的好差事,从来轮不到他头上。
  吕布都琢磨着去投靠旁处了,谁知饿疯了的流民竟聚众为匪,接连冲击城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文官又让他来守城了。
  “也不知玲绮现在如何。”吕布嘟囔,“陈昭应当缺不着她吃穿。”
  吕布又开始念叨起了留下一封信就去投了他闺女的高顺——倒是没觉得高顺有错,他就一个闺女,跟随闺女还是跟随他都一样。
  “吕将军!吕将军!”巡视的太尉杨彪爬上城墙,见本该巡逻城墙的吕布正躲在阴凉下与裨将聊得唾沫横飞,老脸都吓白了。
  他跺着脚:“战况危急,吕将军怎么如此轻怠?”
  吕布瞥了眼城墙外那些瘦得跟麻杆似的流民,没好气道:“哪来的战况危急?”
  这老头还真以为打仗就是比哪边人多呢?就下面那些饿得皮包骨,一天都没被训练过的流民,人数再多上十倍也攻不破他镇守的洛阳城墙。
  在杨彪眼中却不是这个样子,他只看到吕布疏忽职守,流民越聚越多,心惊胆颤。
  洛阳城一旦被攻破,吕布赤兔一骑拍马就跑路了,他们这些人可跑不了。杨彪有心想要训斥吕布两声,又想起吕布那叛主不眨眼的战绩,心里一虚,又把训斥声咽了回去。
  “这可如何是好?”杨彪下了城墙之后长吁短叹,为天子安危忧心忡忡。
  董昭见时机已到,眼珠一转提议道:“今曹操在并州,兵强马壮,太尉何不请陛下下旨,宣其入朝,保护天子?”
  杨彪才猛然想起曹操来,他与曹操上一次相见,还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那时候的曹操,还是大汉忠臣。
  更早时候,那时自己任京兆尹,曹操初举孝廉入京,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郎官。算起来,曹操还是他看着长大的。比起出身边关,还有跟随董卓这个污点在身的吕布,显然曹操更能被算作自己人。
  “老夫这就去请旨。”杨彪挺直(orxl)佝偻的腰背,朝宫城方向疾步而去。
  董昭顺利成了送旨的使者。
  曹操听闻天使前来,亲自出门相迎。董昭见了曹操,也不端天子使者架子,而是恭恭敬敬向曹操行礼。
  “董昭传天子圣旨,请明公发兵洛阳,护卫天子。”
  曹操将董昭请入坐席,细细询问洛阳如今状况。
  听闻有吕布镇守洛阳,曹操眉头皱了皱,董昭注意到了曹操情绪,笑道:“吕布曾是董卓麾下走狗,又曾杀先主丁原,此等人谁敢用之?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此齐桓公尊王攘夷旧事,天下皆敬之。”
  “公仁当请上座。”曹操听到董昭这一番话,起身走到董昭身边,“久闻公仁之名,今日一见名副其实。”
  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名声可比什么挟天子的名声好听多了,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董昭既敢来找曹操,自有把握让曹操重用他,又抚须一笑:“洛阳赤地千里,国库空空如也,无粮供应天子百官,陛下移驾至别处才是上策。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明公当速决之。”
  曹操又是一惊,亲自为董昭斟酒:“此谋国之言,操敬公仁一杯。”
  让天子离开国都,便是让鱼离开水,在洛阳说不准还会蹦出来几个忠于天子的难缠之人,可离开洛阳到了自己手上,那就是他说了算了。
  董昭此人真对得起他这个名字,与陈昭一样一肚子损人利己的坏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