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抚闵守二人已经习惯了每日去西郊看一看书院修建进度,当下就应了下来。
  “唉,此子不做人事,本该她寻人修建,却是当了甩手掌柜,让我等劳心劳力。”何赞唉声叹气,不敢明说,只敢偷摸摸以“此子”代替陈昭名姓。
  陈昭已经成了冀州士人只可意会的那个“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实在是做事太缺德,让人不吐不快,偏偏又位高权重,没人敢指名道姓骂。
  下职后,何赞三人同上了一辆马车,直奔西郊。
  何赞不知从何处掏出来一张样图,絮絮叨叨:“昨日已建好了东院围墙,今日该上瓦了……”
  第154章
  尘土飞扬。数千名役夫赤膊挥汗,肩扛巨木,喊着低沉的号子,一步步挪向高耸的台基。木轮牛车吱呀作响,满载青砖石料,碾过夯实的黄土路,留下深深的车辙。
  “这等不净之地……”张抚用锦帕掩住口鼻,声音闷在丝绢里小声抱怨。
  他打心底不愿意来这种与他名士身份不匹配的地方。可张抚这人好面子,喜欢与人为善,同僚之邀,他又拉不下来脸皮拒绝,就只能日日跟着何赞城里城外来回折腾。
  望着何赞那火烧眉毛的背影,张抚不禁摇头。那陈昭最是热衷土木之事,从沟渠到水井,走到哪儿修到哪儿。这书院与水渠又有何异?横竖都是夯土砌墙,何须如此着急?
  ”现在的年轻人啊……”张抚捋着胡须,望着远处渐渐成形的台基,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大儒马融门下求学的光景。那时的士人们,个个气定神闲,讲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何赞熟练穿过工地,找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小院,揪住看门的工徒:“去禀告周集,老夫前来拜见他。”
  负责主持修建书院的乃是邺城本地的县工曹史周集,修书院一个小活,也用不着什么大匠。
  周集惬意喝茶,不急不慢翻看手中这本排遣寂寞的杂书。
  此书名叫《汉武故事》,虽不知是何人编撰,可其中内容着实有趣。
  “使君,不好了,何功曹又来了!”工徒忙不迭禀告。
  噗——”周集一口茶汤全喷在工徒脸上,呛得连连咳嗽。那工徒抹了把脸,眼神幽怨得能滴出水来。
  “快、快把那本计费文书找出来。”周集左右张望,慌忙之下把手中杂书塞到席下,手忙脚乱把文书翻开摆在案上。
  何赞进来的时候,见到周集正襟危坐,案上摆满了文书,这才点点头。
  哼,他头回过来的时候,这个昏官还在职上偷懒,成摞的文书不看,反倒去读什么经史子集。
  那些经史子集能当砖瓦使吗?他们交的束脩可不是让这昏官挥霍的!
  何赞也不客气,他是郡中功曹,周集只是郡中工曹史,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还有昭侯允许。何赞一个箭步走到桌案边上,把周集案上摆的计费文书拿起来,一目三行。
  “文书上怎么一个墨字都没有?”何赞立刻发现了不对劲,怒视周集。
  这昏官可是有拿着俸禄偷懒的前车之鉴。
  深秋时节周集却被吓出来一头热汗,他抬袖擦汗,嘴唇哆嗦道:“这、这下官刚批阅完上一本文书,这本文书还没来得及看完。”
  何赞冷哼一声,也不知信没信,他把手中这册计费文书看完,又在书房内四处乱翻,翻出一本已经批阅过的文书。
  他半眯起眼看了一刻钟,又从怀中掏出几张快被揉烂的纸一一对照,而后猛地将文书拍在案上,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
  “昨日老夫审查时便觉得古怪了。”何赞一把揪住周集的一斤,恶狠狠瞪着他,“一根木柱要一万钱,你是来修书院的,还是来此贪污营造钱的?”
  这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仿佛周集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一样。
  “何功曹明鉴,下官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贪污昭侯的钱啊!”周集被何赞一句话吓得两腿发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