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5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公已被陈昭所杀。”许攸口干舌燥,匆匆喝水,将这段时间冀州之事一一告知曹操。
  宴散之后,曹操命人带一路车马劳顿的许攸下去休息。
  程昱见曹操坐在案后久久沉默,案上酒水也一滴未动,不禁出声:“主公可有心事?”
  曹操猛然回过神来,复杂道:“本初与我……”
  骤然得知袁绍死讯,曹操忽然就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他和袁绍年少交好,两个浪荡子凑到一起去偷别人家的新妇,逃跑半路,袁绍的发簪堕枳棘中,怎么都拿不出来。
  曹操心生坏意,故意指着草丛说“偷儿在此”,吓得袁绍扔了发簪就跑,他则在袁绍背后大笑。
  曹操正要开口,却忽然在程昱瞳孔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这才骤然想起他已是个年过而立、胡须浓密的中年人了。
  曹操改口道:“当年董卓府上,我见袁绍怒斥董卓,何其威武,如今却亡于陈昭之手,为之……”
  顿了顿,曹操又想到他三番两次劝说袁绍,袁绍一句不听以至于大败,还明里暗里轻视他出身。
  还有如今在袁绍外甥手中、他正虎视眈眈的并州,以及他图谋天下、野心勃勃的志向。
  曹操又改口道:“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其见小利而忘命。我早已知他譬若冢中枯骨耳。”
  最终只有一声长长叹息。
  第143章
  曹操很快就收拾好了情绪,他平日虽爱写一些抒发怜悯的诗赋,可他自己的性子和伤春感秋一个五铢钱的关系都不粘。
  比起尸骨都凉透了的袁绍,解决面前困难,东山再起才是最要紧的事。
  “陈昭势虽大,可天下之事,不到身死魂消的那一日,谁也说不准。”曹操负手站在屋檐下,抬目望星,衣袖被夜风吹起。
  “战国之际,齐几覆灭,唯余莒、即墨二城,田单卒复其国。我如今还有一州之地,远胜田单。”
  曹操这番话也不知是在给程昱打气还是再给自己打气,他目光悠长,望向东南方向。
  “陈昭此人,吾重之,不足畏之。”
  程昱看向曹操的眼神带着欣赏。
  他们干谋士这行,最怕的事是什么?最怕的事就是跟错主公。只要主公还有志气,就没有扶不起来的阿瞒!
  “许攸来投,带了两千车粮草,足以让大军吃上两月。”程昱低声道,言语间对许攸态度微妙。
  他知晓冀州军中离开东阿之时大概还有多少粮草,这段日子再耗费上一些,估计所剩的粮草都不足五千车,一下就被许攸卷走了半数……
  程昱觉得自己够缺德的了,没曾想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世上还有许攸这等比他更缺德的人。
  曹操对许攸的态度也颇为微妙,袁绍对麾下不少谋士苛刻,可这“不少谋士”中绝不包含二人昔日旧友许攸,许攸在袁绍尸骨未寒之时就卷了大批粮草来投奔他……让曹操觉得自己有朝一日危难之际,许攸也会再背刺自己。
  “许子远解我燃眉之急,吾当厚待之。”曹操沉声道。
  程昱了然,厚待之,而非重用之。
  曹操又道:“两月之后,便到秋收之时,到时就能缓过气了。”
  “只是并州亦有二郡受灾,加之并州人口不多……吾欲清算田地,多收田税。”曹操缓缓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