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和陈宫是旧相识,和曹操亦是多年好友。陈宫登门来拜访他的第一时间,张邈选择了隐瞒,没有立即告诉曹操。
  陈宫指着府外:”人人皆言‘海内鼎沸,豪杰并起,孟卓为之倡首。’汝素有仁义之名,汝且看看这陈留街上有多少白骨!”
  “曹操在兖州大肆劫掠粮草,百姓死了多少汝能数的清吗?汝饱读诗书,难道不知‘仁’?”
  张邈闻言神色一沉,闷闷不乐。他对曹操劫掠之事亦十分不满,他是士族不假,可士族也不会把自家郡中庶民往死里逼迫啊。张邈性格豪迈仁义,被称作“八厨”之一,颇有一腔仁义之气。
  “可我听闻昭侯对士族十分严苛……”张邈依然忧虑。
  陈宫信誓旦旦:“那都是以讹传讹。我家主公对世家好着呢,你若投昭侯,昭侯能拿你当亲侄子对待。”
  张邈心动了。
  曹操还不知自己在陈昭后院点的火没能点起来,自家后院反倒要先起火了。
  他正在中军大帐听袁绍抱怨。
  “冀州又有黄巾贼作乱,这些黄巾贼着实讨厌,杀都杀不尽。哪年有旱灾瘟疫,这些贼匪就像蝗虫一样,遍地都是。”
  袁绍放下手中急报:“清河郡冒出一股黄巾贼,四处攻城略地,已经打下了三个小县,往北去了。”
  “我打算分出一万人,命蒋干带人回冀州平乱。”袁绍倒也没有多担心。
  这几年他镇压黄巾贼都镇压出经验来了,唯一棘手的就是黑山军的张燕,那贼子在河北西侧占山为王,自称大贤良师弟子,十分嚣张。可南边青州又陈昭这么一个真大贤良师弟子,张燕就算改了姓,也没能聚拢多少人,其他零零散散的黄巾贼更是不足为虑。
  “报!冀州八百里急报!”小校忽然闯进营中,身后背着一杆红色小旗,气喘吁吁连滚带爬滚到袁绍脚边。
  “我是如此慌张?莫非是我家中幼子又犯了病?”袁绍神情紧张,豁然起身接过急报。
  一目三行看过之后,袁绍神色大变,下意识脱口而出:“陈昭正在二十里外的昭明军大营中,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冀州!”
  闻言,曹操也豁然起身:“本初兄可否让操一观急报?”
  当下曹操也顾不得自己伸手讨要急报是否会惹袁绍忌惮了。
  看过急报后,曹操神色大变,心中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昨日探子还说“陈昭”收买人心,亲自去给流民施粥……
  不对!这一段时间来昭明军太老实了,若陈昭真在军营中,怎么可能还气定神闲施粥,早就该急的用计攻打他们了。
  唯一可能就是对面的昭明军是一个拖住他们的幌子,陈昭真正的目的是效仿霍去病奇兵突袭!
  “此军情是真是假?”曹操越慌乱的时候,反到越镇定,他攥住想要调遣大军回去守邺城袁绍,“不能中陈昭调虎离山之计!”
  第135章
  “我家中妻儿都在邺城,邺城有难,我岂可不回援?”袁绍一听陈昭在冀州,立即方寸大乱,当即就要起兵回冀。
  曹操用尽全力按住袁绍,一字一句道:“此若为陈昭调虎离山之计,本初兄便是遂了陈昭之愿,此战顷刻大败。”
  那六十万大军里面不禁有袁绍的五十万大军,还有他曹操押上家底的十万大军!
  袁绍思绪混乱,此时心中只有自己妻儿安危,哪里还顾得上搭理曹操,他奋力一抽,却抽不出被曹操紧握住的手腕。
  “非汝妻儿!”袁绍大怒,狠狠挥动另一只衣袖,把案上竹简铜碟挥落在地。
  “是我妻儿,我亦不能急。”曹操扯扯嘴角,低声呢喃。
  “那你说怎么办?”袁绍发泄完怒气,又下意识想要寻人出策,郭图审配等谋士都不在帐内,袁绍只能选择问曹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