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41节(3 / 4)
“来都来了还带什么礼物?”侯夫人亲切拉着貂蝉坐下。
貂蝉苦涩长叹一声:“貂蝉今日来拜访夫人与老夫人,是特来多谢这段时日两位夫人对貂蝉的照顾,亦是前来辞行。”
“莫非是在这蓟城有人欺负你?”侯夫人见貂蝉神色恹恹,当即柳眉一竖,以为貂蝉是在城中受了委屈才要离开。
侯夫人冷哼一声,打定主意要替貂蝉做主:“你且告诉我,是谁敢对你不敬?”
貂蝉微微摇头:“貂蝉此行肩负我家主公嘱托而来,事与愿违,公孙将军不欲于袁绍为敌……我家主公也未必是袁绍的对手,届时袁绍再拿下青徐二州,坐拥半壁江山,天下间又有谁能是他的对手呢?”
一侧坐着不说话的刘夫人缓缓抬起了头,听到袁绍这个名字,拄着拐杖的手指颤颤发抖。
“袁绍那个小儿能有本事坐拥半壁江山?”刘夫人声音尖锐,语气中是谁都能听出来的怨恨。
貂蝉心中掠过她所知晓的情报,微微压住想要上挑的嘴角。
公孙瓒堂弟公孙越,死于袁绍之手。在此之前,公孙瓒和袁绍的关系还能勉强维持表面和谐,公孙越一死,二人迅速撕破脸成了死敌。
而这位刘夫人,就是公孙越的亲生母亲。
“冀、并、青、徐四州,幽州独木难支,只怕不是袁绍对手。四州之地再加上幽州,可不就是大汉北方的半壁山河?”貂蝉勉强扯出一个比哭更难看的笑容,仿佛是在安慰刘夫人。
“届时,貂蝉非死不可,老夫人却未必没有活路。只要公孙将军愿向袁绍称臣,想必袁绍也不会刁难公孙将军家眷。”
刘夫人以拐敲地,声音凄厉:“袁绍害我儿性命,老身宁死也要拉他同归于尽,岂可苟活?”
貂蝉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迭声道歉,就要告辞。刘夫人拉着她的衣袖不准她走,硬要貂蝉说说为何公孙瓒届时不是袁绍的对手,貂蝉左右为难,还是长叹一声扯开了刘夫人。
“貂蝉还要回去青州与主公同生共死,实在没有心思与老夫人解释此事。请恕貂蝉无礼,先走一步。”
话说得太清楚反倒显得刻意,留下一半让对方脑补效果会更好。
貂蝉回府之后立刻命婢女收拾行李,当夜就离开了蓟城。
“我等便要无功而返去见主公吗?”随貂蝉而来的属官愁眉苦脸。
貂蝉气定神闲,有条不紊道:“放缓赶路,不出半月,公孙瓒定会出兵背刺袁绍。”
“这是为何?下官看公孙瓒尚无与主公联盟的心思。”属官一头雾水。
唉,若能死皮赖脸留在公孙瓒营中,尚还有一丝转机,如今人都走了,谁还能有机会劝动公孙瓒呢?
“再背一遍公孙瓒的出身。”貂蝉睨了他一眼。
在来到幽州之前,一行人已经在貂蝉三令五申之下把公孙瓒大大小小的消息都熟记于心,此时貂蝉一提问,属官一激灵,立刻脱口而出:“公孙瓒,父为辽东小吏,早亡,母亲出身卑微,亦于十年前去世。瓒年少时由其父兄嫂抚养……”
“停。”貂蝉含笑,“到这足矣。”
属官还是一头雾水:这怎么就够了?这不是才背了一句半?
貂蝉瞪了他一眼,又有些焦虑自家主公麾下臣子质量,长叹一声把话说的更明白:“杀子之仇,安能不恨?”
距貂蝉离开蓟城已过去两日。
公孙瓒急急忙忙赶回城中府邸,连身上甲胄都来不及解下就直奔后宅。
他接到家中夫人急信,说伯母已经两日滴水未进。公孙瓒接到消息后,连校场上训练了一半的兵都不管了,直奔回府。
“伯母为何不食,找大夫来看过吗?”公孙瓒步履匆匆,边走边问。 ↑返回顶部↑
貂蝉苦涩长叹一声:“貂蝉今日来拜访夫人与老夫人,是特来多谢这段时日两位夫人对貂蝉的照顾,亦是前来辞行。”
“莫非是在这蓟城有人欺负你?”侯夫人见貂蝉神色恹恹,当即柳眉一竖,以为貂蝉是在城中受了委屈才要离开。
侯夫人冷哼一声,打定主意要替貂蝉做主:“你且告诉我,是谁敢对你不敬?”
貂蝉微微摇头:“貂蝉此行肩负我家主公嘱托而来,事与愿违,公孙将军不欲于袁绍为敌……我家主公也未必是袁绍的对手,届时袁绍再拿下青徐二州,坐拥半壁江山,天下间又有谁能是他的对手呢?”
一侧坐着不说话的刘夫人缓缓抬起了头,听到袁绍这个名字,拄着拐杖的手指颤颤发抖。
“袁绍那个小儿能有本事坐拥半壁江山?”刘夫人声音尖锐,语气中是谁都能听出来的怨恨。
貂蝉心中掠过她所知晓的情报,微微压住想要上挑的嘴角。
公孙瓒堂弟公孙越,死于袁绍之手。在此之前,公孙瓒和袁绍的关系还能勉强维持表面和谐,公孙越一死,二人迅速撕破脸成了死敌。
而这位刘夫人,就是公孙越的亲生母亲。
“冀、并、青、徐四州,幽州独木难支,只怕不是袁绍对手。四州之地再加上幽州,可不就是大汉北方的半壁山河?”貂蝉勉强扯出一个比哭更难看的笑容,仿佛是在安慰刘夫人。
“届时,貂蝉非死不可,老夫人却未必没有活路。只要公孙将军愿向袁绍称臣,想必袁绍也不会刁难公孙将军家眷。”
刘夫人以拐敲地,声音凄厉:“袁绍害我儿性命,老身宁死也要拉他同归于尽,岂可苟活?”
貂蝉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迭声道歉,就要告辞。刘夫人拉着她的衣袖不准她走,硬要貂蝉说说为何公孙瓒届时不是袁绍的对手,貂蝉左右为难,还是长叹一声扯开了刘夫人。
“貂蝉还要回去青州与主公同生共死,实在没有心思与老夫人解释此事。请恕貂蝉无礼,先走一步。”
话说得太清楚反倒显得刻意,留下一半让对方脑补效果会更好。
貂蝉回府之后立刻命婢女收拾行李,当夜就离开了蓟城。
“我等便要无功而返去见主公吗?”随貂蝉而来的属官愁眉苦脸。
貂蝉气定神闲,有条不紊道:“放缓赶路,不出半月,公孙瓒定会出兵背刺袁绍。”
“这是为何?下官看公孙瓒尚无与主公联盟的心思。”属官一头雾水。
唉,若能死皮赖脸留在公孙瓒营中,尚还有一丝转机,如今人都走了,谁还能有机会劝动公孙瓒呢?
“再背一遍公孙瓒的出身。”貂蝉睨了他一眼。
在来到幽州之前,一行人已经在貂蝉三令五申之下把公孙瓒大大小小的消息都熟记于心,此时貂蝉一提问,属官一激灵,立刻脱口而出:“公孙瓒,父为辽东小吏,早亡,母亲出身卑微,亦于十年前去世。瓒年少时由其父兄嫂抚养……”
“停。”貂蝉含笑,“到这足矣。”
属官还是一头雾水:这怎么就够了?这不是才背了一句半?
貂蝉瞪了他一眼,又有些焦虑自家主公麾下臣子质量,长叹一声把话说的更明白:“杀子之仇,安能不恨?”
距貂蝉离开蓟城已过去两日。
公孙瓒急急忙忙赶回城中府邸,连身上甲胄都来不及解下就直奔后宅。
他接到家中夫人急信,说伯母已经两日滴水未进。公孙瓒接到消息后,连校场上训练了一半的兵都不管了,直奔回府。
“伯母为何不食,找大夫来看过吗?”公孙瓒步履匆匆,边走边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