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3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和公孙瓒有杀亲之仇,还有夺地之恨,算是宿敌了。
  “若明公愿以二郡之地向公孙瓒交换,借用他白马义从一用呢?”曹操一字一句,直视袁绍。
  “不可,冀州九郡,如何能拱手相让给公孙小儿二郡?”袁绍面无表情否决。
  曹操劝道:“以二郡换二州,此良策也。若攻不下二州,不给公孙瓒二郡便是了,若能攻下青徐,便是施舍给公孙瓒二郡又能如何呢?”
  反正又不是他出地。
  曹操只想迅速摆平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矛盾。
  “我且想一想。”袁绍一听又有些动摇。
  情感上他觉得公孙瓒不能占他一点便宜,但是理智他又觉得曹操所言十分划算。
  曹操离开之后,袁绍又招来几个心腹谋士询问。
  “以二郡换公孙瓒出兵相助攻打青州?”几个谋士下意识就要否决这个提议。
  冀州和青州之间隔着黄河,陈昭一时半会不会攻打冀州,渡河攻打青州干什么?老老实实先把公孙瓒这个随时可能攻打冀州并州的忧患先解决再想下一步再怎么发展吧。
  “军中无粮。”袁绍指出了最让他糟心的事情,“不用从冀州渡河,走兖州,与孟德合兵一处自兖州攻青州。”
  那好像也不太合适……等等,军中无粮,要是不抢陈昭的粮食,不会要学陈昭从他们这些豪族手中收粮税吧?
  一群谋士齐齐沉默,片刻后郭图率先出声:“此良策也。”
  其他人纷纷附和。
  有人觉得不对,可自家是冀州本地大族,也在犹豫中最终选择了沉默不言。
  作者有话要说:
  《魏晋世语》载”绍每信操危言”
  绍耻班在瓒下,怒曰:‘小儿辈敢与吾同列!’——《后汉书·袁绍传》
  袁绍认为公孙瓒出身辽西边族(其父仅为郡中小吏),而自己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故勃然大怒。
  第117章
  麾下谋士难得异口同声赞成一个计划,袁绍顿时放下心来,觉得攻打陈昭是目前头等大事。
  “审配为监军,许攸出使公孙瓒结盟,押送粮草之事情交给……”
  袁绍视线落在荀谌身上,忽然又想起被陈昭公然称为“荀氏双壁”的荀彧荀攸叔侄,任命之言到了嘴边又生生改口。
  “逢纪、淳于琼负责押送粮草。”袁绍终究还是过不去心中这道坎。
  荀彧弃他而去,一言不发就跟着陈昭去了徐州,虽说荀彧在他麾下也不算重臣,可出了这等事,始终让袁绍觉得膈应。
  荀谌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又移开的视线,一言不发。
  只是心中纳闷。
  文若还在主公麾下之时,也未见主公重用,公达更是在家中闲坐身上连个任命都没有,怎么一听说陈昭盛赞“荀氏双壁”,自家弟弟和侄子在主公眼中瞬间就成了世间不可多得的贤才了呢。
  饶是荀谌跟随袁绍多年,心中也忍不住腹诽。人在你眼皮子底下的时候你不重用,就干坐着等着人家来投靠你……看看人家昭侯,明知田丰是敌方谋主,都还要送重礼来撬墙角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