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行。”陈昭可惜道,“造价太高。”
  她顿了顿,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这弩的造价顶的上鼓吏五年年俸。”
  相当于曹劭又晕又被骂,一趟白干。
  “亮儿研究这个连弩,可是为了抵御骑兵?”陈昭故作不经意放下了一个钩子。
  “倒有一事,关系天下大局,亦与骑兵有关。”
  这可是以管仲乐毅自比的诸葛亮,她不信诸葛亮能不关心天下大局。
  诸葛亮果然被勾起了好奇,悄悄伸长了耳朵,陈昭却收了话头:“你年岁还小,又非我麾下臣子,此事乃是军中机密,不该让你知晓。”
  陈昭命人拿来一册新装订的书册,咳嗽一声:“我看亮儿颇有天资,便将此道传授给你。”
  一册封皮上写着《太平要术·神力部》的书安静躺在案上。
  送走了陈昭之后,诸葛亮望着案上道经,眉头皱起。
  尽管东汉谶纬神学盛行,甚至从光武皇帝就开始奉行谶纬神学,可诸葛亮对此却没什么兴趣。
  或许昭侯之道与那些糊弄天下人的鬼神之道不同。诸葛亮抱着对陈昭的信任,缓缓掀开了书页。
  【为何橘熟会往下落?】
  诸葛亮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橘子往下落,投石车投石也要往下落,昭侯是想要改进投石车。
  【一斤铁和一斤柳絮孰重?同时扔出,为何柳絮落地更慢?】
  诸葛亮迅速联想到了方才陈昭所讲的“以漆涂羽,可增加弩箭准头”,神色一凛。
  昭侯赠他此书,实为传授他减小箭矢风阻、提升射击精要之法!
  昭侯果然用心良苦。
  隔壁正堂,塞给诸葛亮一本启蒙书的陈昭打了个喷嚏,狐疑看看左右,命人去督促弩车生产了。
  若真和袁绍打起来,不得不防袁绍麾下的骑兵。
  第115章
  灰暗的天穹压得极低,细雪如絮,簌簌而落。
  几个披着沉重蓑衣的身影在雪地行走,脚下泥水混着雪水,在洁白的雪地上践踏出一行行杂乱的泥印。
  不多时,进入一片聚居地,众人分散开,各自回家。
  吱呀~
  王和带着一身风霜迈入屋内,赶在北风吹进来之前用腰顶上了门,反手插上门栓。
  一个身材宽厚、个头不高的女人早已等在屋内了,先递上一筒热汤给男人,这是王和的夫人,徐柳。
  二人本是流民,逃荒路上互相照应,一来二去看上了眼,得知对方都全家死的仅剩一人后,便做个伴。后来遇到了神女,安置下来,王和便到矿里挖矿,攒了几个月工钱,租下这一座三间屋的瓦屋,请了一个进了昭明军的老乡做媒,娶了徐柳。
  王和一口气喝完热汤,把蓑衣脱下,露出背在肩膀上的破旧麻布袋,徐柳托着袋底,二人一起把布袋放下来。
  “这回拿了五十支木杆,还给你拿了一袋丝。”王和蹲下,从破旧布袋里往外掏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