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昭轻啧一声,带着吕玲绮和诸葛亮径直寻了个不容易被看到的墙壁夹角,蹲下细听。
  “哎呀,这个祢衡的嘴巴比诸葛亮还坏!”吕玲绮听了两句就忍不住惊叹。
  “祢衡先前没骂过你?”陈昭惊讶。
  吕玲绮咧嘴一笑,露出两颗森白虎牙:“他要是敢骂我,我就把他牙都敲掉。”
  在这事上,吕玲绮深得吕布真传。
  听了一会祢衡骂人,陈昭看够了热闹,心满意足带着二人回府。半路上吕玲绮就先走一步往军营去了,留下一个低头自闭的诸葛亮。
  “亮儿为何不说话?”陈昭思索,她记得自己刚才看到诸葛亮门牙长出来了啊,难道是另一颗门牙又掉了?
  诸葛亮头埋得很低,闷声闷气:“亮不似祢衡一般……嘴坏。”
  诸葛亮试图在看好的未来主公面前争辩几句。
  “啊,我的嘴巴也很坏。”陈昭挑眉,“看来亮儿与我生来就有君臣缘分。”
  第114章
  诸葛亮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陈昭。
  他脑中骤然冒出一个不那么合时宜的念头。或许当年留侯张良在留县遇到高祖皇帝,就是如今一般吧。
  一句话便能确定这就是他要追随终生的主公。
  ”牙尖嘴利是多好的优点。”陈昭语气诚恳,”会稽太守王朗就时常公开抨击我,实在令人不悦。听闻此人心胸狭隘,最忌他人指摘。若能有人将他骂死,我军便可兵不血刃拿下会稽,打开南进长江的通道。”
  此时的王朗虽仅为会稽太守,却已令人不胜其烦。先前陈昭见其治下百姓没有好路可走,特派昭明军进入会稽助百姓修葺道路,不料王朗竟撰文痛斥,言辞极尽刻薄。
  陈昭自觉委屈——身为一郡之守,王朗自己不体恤百姓,旁人代为施以援手,他非但不领情,反而恶语相向。自己的百姓自己不爱护,别人来爱民如子,百姓就要变成别人之子,此乃天经地义。
  诸葛亮顿觉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上压下了一座小山,他握握拳头,“亮一定勤加练习。”
  兵不血刃的把人骂死很难,但他肯定会努力完成主公所托!
  “亮儿也不必有压力。”陈昭见诸葛亮还真把这事当成正事来对待了,不禁哂笑,“此事有祢衡足矣,亮儿如今正事还是好好学习。”
  到了府中,陈昭把诸葛亮送回书房,看到案上摆着的功课,心痒想在诸葛亮面前摆一摆老师的名头。
  趁着诸葛亮年纪小,她还能用肚中墨水哄一哄他,再过些年,只怕就要轮到她背《出师表》(成功版)了。
  见陈昭要拿起他的功课,诸葛亮脸色一白,下意识想要伸手阻止,想起了这是主公后又生生把抬起的手压了回去。他在心中期盼主公只是看一看前两页,不要往下翻。
  只是诸葛亮低估了他的倒霉。
  在他眼前,几张画满机关的图纸打着旋从一摞纸中落了下来,轻飘飘散落在地。
  完蛋了。
  主公好心让他入府读书,还找大儒教他,他却不专心读书,反而上课开小差,还天马行空地试图改造弓弩。
  诸葛亮控制不住掐紧了手心,他喉头微微滚动,目光紧紧追随着陈昭的一举一动,心提到了半空。
  陈昭俯身把几张从书册中掉出的图纸捡起来,饶有兴致看了许久,看到疑惑之处直接坐下来,拿起诸葛亮案上毛笔沾墨演算。
  白纸上的墨迹迅速蔓延,那些陌生的符号如天书般令人费解。更让诸葛亮心惊的是,自家主公手中的笔尖所过之处,他精心设计的机关被一一改动。诸葛亮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