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23节(1 / 4)
诸葛亮看着课表,心潮澎湃,数算想学、治水想学、农学也想学……
“我想都学。”诸葛亮眼中的神采震得吕玲绮都后退了一步。
吕玲绮扯扯嘴角,怀疑打量着诸葛亮的小身板:“主公说学百道不如精通一道,贪多嚼不烂,你能都学会吗?”
她就只学兵法。
随嘴上怀疑,可吕玲绮还是带着诸葛亮前去听了几节课。毕竟主公帐下那些谋士好似就什么都会些,只是多少也都有擅长与不擅长之事。
只是听了几节课之后,诸葛亮有些失望。其他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叔父。
“走吧,随我回府。”吕玲绮被迫听了一节农学课,听得直打哈欠,“主公昨日说过,书院课程若你都会,便无需再听了。”
吕玲绮的情绪很平静,丝毫不觉一个九岁孩童觉得书院课程简单有何奇怪。昭明演武堂她也去过,发现里面的老师本事连她爹麾下那个魏续都不如就没再去了。
最好的将领都在军营中,最好的谋士也都在诸侯麾下。
昭明书院和昭明演武堂教出来的学子是县令和都伯,却当不了军师和将军。
“不过学堂也挺有用。”离开了昭明书院,吕玲绮就放下形象包袱,话又多了起来,“上过演武堂的士卒能听懂我的命令。”
吕玲绮形容不出来教育到底有什么用,她只是能清楚感受到,同是什长,读过书的什长初入军营便知如何安营布防,如何操练士卒,各类兵械该如何运用。即便遭遇溃散,也能即刻稳住阵脚,收拢残兵,静候将令。而没读过书的什长一遇到强敌就军心涣散,领头当逃兵。
她曾与太史慈作过演兵推演,结果颇令人心惊。若一军之中,每百人有十人曾入演武堂受训,临阵折损就可锐减三成。
在战场上,十万本该战死沙场的将士,就能多活下来三万人。
“上学挺好的。”吕玲绮又重复了一遍。
她不喜欢读书,可读书的确很有用。吕玲绮希望她一手带出来的士卒能在战场上少死一些。
吕玲绮领着诸葛亮回到州牧府邸,径直往藏书阁去。她捧着赵云留下的厚厚书单,蹙眉翻检半晌,才勉强挑出几卷书名浅显的简册。
正欲招呼诸葛亮也选些书册,刚一转身,却见诸葛亮双臂环抱如小山般的竹简,手臂已微微发颤,简册堆得高过了他的鼻尖,只露出一双晶亮的眼睛。
“亮明日还能来吗?”诸葛亮贪婪巡视阁中满满当当的藏书,渴望问。
吕玲绮心猛然一跳。
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这家伙竟如此喜欢读书?莫不是下次考校,她又要垫底?
吕玲绮耸拉着脑袋领诸葛亮回了她平日所待着的书房外室。
今日当值的郭嘉正懒洋洋坐在椅后批阅政务,抬眼瞧见诸葛亮怀中高耸的书册,修长的眉梢倏然扬起。
郭嘉清楚他家主公的犀利眼光。一般而言,主公说话越好听,留人之意愈是殷切,那人胸中才学便愈是了得。
至于例外……钱粮可通神,主公也认可“财华横溢”。才疏学浅之辈,只要囊中丰盈,照样能得主公一句”当世奇才”的虚伪夸赞。
不过诸葛氏名声平平,那诸葛玄先前只是荆州刘表麾下一个普通幕僚,可见不算什么望族。那就只能是“才华横溢”了。
郭嘉单手斜撑着桌案,一双桃花眼戏谑打量着诸葛亮,他招招手:“诸葛家的那小郎君,可愿帮嘉一个小忙?”
郭嘉从案上挑出两份简单奏疏,都是下面郡县送上的今岁税赋簿册,要计算总共税收,不棘手但是很麻烦。郭嘉把两本簿册交给诸葛亮,打算试一试这小屁孩的本事。
他昨日可听主公念叨了好几句,什么又是“如鱼得水”,又是“才胜管仲乐毅”。管仲用商术疲敌国,精通数算,这诸葛家的小儿辈不知能不能有管仲一二分的本事。 ↑返回顶部↑
“我想都学。”诸葛亮眼中的神采震得吕玲绮都后退了一步。
吕玲绮扯扯嘴角,怀疑打量着诸葛亮的小身板:“主公说学百道不如精通一道,贪多嚼不烂,你能都学会吗?”
她就只学兵法。
随嘴上怀疑,可吕玲绮还是带着诸葛亮前去听了几节课。毕竟主公帐下那些谋士好似就什么都会些,只是多少也都有擅长与不擅长之事。
只是听了几节课之后,诸葛亮有些失望。其他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叔父。
“走吧,随我回府。”吕玲绮被迫听了一节农学课,听得直打哈欠,“主公昨日说过,书院课程若你都会,便无需再听了。”
吕玲绮的情绪很平静,丝毫不觉一个九岁孩童觉得书院课程简单有何奇怪。昭明演武堂她也去过,发现里面的老师本事连她爹麾下那个魏续都不如就没再去了。
最好的将领都在军营中,最好的谋士也都在诸侯麾下。
昭明书院和昭明演武堂教出来的学子是县令和都伯,却当不了军师和将军。
“不过学堂也挺有用。”离开了昭明书院,吕玲绮就放下形象包袱,话又多了起来,“上过演武堂的士卒能听懂我的命令。”
吕玲绮形容不出来教育到底有什么用,她只是能清楚感受到,同是什长,读过书的什长初入军营便知如何安营布防,如何操练士卒,各类兵械该如何运用。即便遭遇溃散,也能即刻稳住阵脚,收拢残兵,静候将令。而没读过书的什长一遇到强敌就军心涣散,领头当逃兵。
她曾与太史慈作过演兵推演,结果颇令人心惊。若一军之中,每百人有十人曾入演武堂受训,临阵折损就可锐减三成。
在战场上,十万本该战死沙场的将士,就能多活下来三万人。
“上学挺好的。”吕玲绮又重复了一遍。
她不喜欢读书,可读书的确很有用。吕玲绮希望她一手带出来的士卒能在战场上少死一些。
吕玲绮领着诸葛亮回到州牧府邸,径直往藏书阁去。她捧着赵云留下的厚厚书单,蹙眉翻检半晌,才勉强挑出几卷书名浅显的简册。
正欲招呼诸葛亮也选些书册,刚一转身,却见诸葛亮双臂环抱如小山般的竹简,手臂已微微发颤,简册堆得高过了他的鼻尖,只露出一双晶亮的眼睛。
“亮明日还能来吗?”诸葛亮贪婪巡视阁中满满当当的藏书,渴望问。
吕玲绮心猛然一跳。
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这家伙竟如此喜欢读书?莫不是下次考校,她又要垫底?
吕玲绮耸拉着脑袋领诸葛亮回了她平日所待着的书房外室。
今日当值的郭嘉正懒洋洋坐在椅后批阅政务,抬眼瞧见诸葛亮怀中高耸的书册,修长的眉梢倏然扬起。
郭嘉清楚他家主公的犀利眼光。一般而言,主公说话越好听,留人之意愈是殷切,那人胸中才学便愈是了得。
至于例外……钱粮可通神,主公也认可“财华横溢”。才疏学浅之辈,只要囊中丰盈,照样能得主公一句”当世奇才”的虚伪夸赞。
不过诸葛氏名声平平,那诸葛玄先前只是荆州刘表麾下一个普通幕僚,可见不算什么望族。那就只能是“才华横溢”了。
郭嘉单手斜撑着桌案,一双桃花眼戏谑打量着诸葛亮,他招招手:“诸葛家的那小郎君,可愿帮嘉一个小忙?”
郭嘉从案上挑出两份简单奏疏,都是下面郡县送上的今岁税赋簿册,要计算总共税收,不棘手但是很麻烦。郭嘉把两本簿册交给诸葛亮,打算试一试这小屁孩的本事。
他昨日可听主公念叨了好几句,什么又是“如鱼得水”,又是“才胜管仲乐毅”。管仲用商术疲敌国,精通数算,这诸葛家的小儿辈不知能不能有管仲一二分的本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