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救驾之功和诛董之功,自然全都是她的。
  曹操骤然一惊,半响又了然。
  陈昭处处都比他们快一步。他们还在虎牢关时,陈昭就已经进了洛阳;他们在洛阳争吵时,陈昭已经发兵追击董卓;他们姗姗来迟时,董卓的尸首已然挂在了昭明军旗顶。
  曹操感慨万千。他只想着借助袁绍之力,盼望各路诸侯能够齐心协力共讨董卓,调节诸侯之间矛盾已经让他焦头烂额。
  如今尘埃落定,回头再看,他所做却都是无用功。原来不用聚天下之力,亦不用借助士族门阀名望,只用一军,便可救主诛董。
  思及此,曹操顿觉七窍具通,恍然大悟。
  跟在曹操身后的刘备也若有所思。
  追击时星夜赶路,回程便不必着急了,若非觉得董卓尸体快臭了,陈昭还能在路上磨蹭几日,最好把其他诸侯都熬走。
  返回洛阳时,陈昭早早就派人给卢植送了战报,得知陈昭已经诛杀董卓,洛阳城内上至刘协这个天子,下至普通百姓,各个喜不自胜。
  城门大开,卢植身着三公服饰,带着数十高官亲自来等陈昭,众人浩浩荡荡入城。无数洛阳百姓拥挤在道路两侧,看到悬挂在旗杆上的董卓尸首,喜笑颜开。
  笑声中又夹着几道低低的啜泣声。
  这些曾被董卓祸害的百姓大喜大悲,心中既有一丝大仇得报的快意,又想起亲人死在董卓手中的悲痛。
  董卓死了,可他们的亲人也回不来了。
  无数石头、烧焦的烂木头从路边人群中扔出,砸在董卓尸身上。
  吓得推旗车的昭明士卒连忙把兜鍪和面甲带上。可怜的甲胄,在战场上没受多少伤,却在庆功之时被砸的叮当响。
  昭明军带着董卓的尸体离开后,街上依然站着三三两两的人。
  一个脸上带着新鲜疤痕的妇人站在原地,枯瘦的指缝中仍紧紧攥着石头,神情却是一片茫然。
  董卓死了,她的大仇已报,可然后呢?妇人缓缓转头,望向街边那片被火焰烧得只剩乌黑残垣的废墟。那里曾是她的酒铺,是她多年辛苦经营的心血,如今却化为灰烬。
  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干瘪的小腹,喉咙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食物从哪里来?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她茫然四顾,心中一片空荡。
  仇报了,可日子却依旧无望。她站在原地,手中的石头悄然滑落,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动。
  北宫被董卓临走之前一把火烧了,刘协只能住进原先祭祀用的南宫,好在南宫虽比北宫简陋些,该有的殿宇也都有。
  陈昭踏入大殿,朝臣早已分列两侧,肃然静立。年幼的天子刘协端坐在龙椅之上,虽面容稚嫩,却竭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
  见到卢植领着陈昭进殿,刘协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身体微微前倾,似要起身相迎,却又迅速坐正,双手紧握扶手,努力摆出一副庄重之态。
  他不敢相信百官,刘协年纪虽小,却有刘家人祖传的记仇。刘协记得自己在董卓手下受辱的时候,这些朝臣没有一个站出来保护他。
  殿内群臣神色各异,有的面带欣喜,有的低眉垂目,有的则暗中打量陈昭。整个朝堂虽寂静无声,却暗流涌动,陈昭稳步前行,目光扫过众人,丝毫不在意他们。
  这群人但凡有点能耐,也不至于被董卓摧残成这样。
  “董贼已诛。”陈昭示意麾下将士把董卓的尸体抬上来。
  董卓的尸首已经被摧残的变形了,朝堂猛然炸开,百官都抻长脖子争先恐后往这看,刘协也再也压住不住心中的恨意,从高台上走下,恨恨踢了董卓一脚。
  “幸有陈爱卿救朕!”刘协脸皱巴巴的,又想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