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91节(3 / 4)
短短一年不到,他便跟随吕布从丁原麾下投至董卓麾下,如今又要再换下家。人择主,吕将军勇猛无双,自该往高处走,改换阵营无可厚非。
就是将军每次换阵营都喜欢给下一位主公带点前阵营的“特产”。
恐有背信弃义之疑。
吕布不耐烦挥手:“某知晓了,先前是丁原亏待我在先,董卓身死在后,这次咱们直接投靠朝廷,朝廷稳固,必不会再生事端。”
不知怎的,听到这话,张辽右眼皮忽然一跳。
朝廷当真稳固吗?
命人将董卓尸首收敛,用生石灰腌着免得发臭,陈昭带兵攻打郿坞。
郿坞城墙高耸入云,墙体以巨石垒砌,厚重坚实,城墙上箭楼林立,守卫森严。城周还挖了一条护城河,仅有一座吊桥横跨其上,易守难攻。
陈昭远远仰望这座城墙高厚七丈,能让董卓信心言“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的坞堡。
里面藏了“为三十年储”的粮草,还有无数的钱财。陈昭试图猜测里面到底有多少钱财。
洛阳这座东汉百年都城里几乎所有能叫上名的富户的所有财富、无数百姓积攒多年的家当、整座皇宫的宝物、东汉历代先帝带入皇陵的陪葬品都藏在这座坞堡之中。
“把董卓的尸体挂在旗上,让城中守卫看清楚。”陈昭命令。
“在城外驻营,先把冲车拼装起来。”
先压一压敌军的士气。
郿坞之中的数千精兵,在目睹董卓尸体的瞬间便已军心溃散。
陈昭带来的攻城器械都还没组装好,郿坞内的西凉兵就先发生了内讧。
一部分西凉兵认为自家主公都死了应该早些开门投降,还能保住性命;另一部分西凉兵则认为郿坞粮食多不怕围攻,应当死守郿坞。
郿坞乃是董卓的女婿牛辅镇守,焦头烂额想要压制住军内哗变。
奈何董卓肥硕的尸体被悬挂在郿坞之外,陈昭又名声赫赫,大多数西凉兵都知道董卓派他们加急挖掘皇陵就是因为洛阳守不住了,而各路诸侯之中最凶悍的便是昭明军。
强敌以数倍兵力囤兵城外,自家主公尸首挂在敌军旗杆之上。主公既已殒命,他们又何须再为守城而死战?
第三日夜,郿坞之内的西凉兵就发动内乱,一拥而上闯进牛辅卧房,将他乱刀砍死。
翌日,郿坞内的西凉兵派了几个军中文职官吏来向陈昭投降。
“敢问使君,我等若降,使君要如何处置我等?”说这话的人相貌平平,身上衣袍普通,既不新也不旧。
这是一个丢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人。
陈昭身着长袍端坐在帐内,赵溪与赵云分列左右,二人皆身着甲胄,神情肃穆,令人望而生畏。
几个来此归降的文职小官则各个面带畏惧,却还要硬着头皮商量。
陈昭微笑了一下:“尔等诚恳,我便与尔等直说。”
几个小官提心吊胆,生怕陈昭提出什么全部斩首、诛杀之类的惩罚。
“将领全部依照汉律处置,该杀的杀,刑的刑。士卒若愿返回凉州,我遣兵护送;若愿归顺我军,经筛查后亦可编入昭明军。”陈昭轻描淡写。
几个文职小官不敢置信看向陈昭,有一人忍不住问:“当真既往不咎?” ↑返回顶部↑
就是将军每次换阵营都喜欢给下一位主公带点前阵营的“特产”。
恐有背信弃义之疑。
吕布不耐烦挥手:“某知晓了,先前是丁原亏待我在先,董卓身死在后,这次咱们直接投靠朝廷,朝廷稳固,必不会再生事端。”
不知怎的,听到这话,张辽右眼皮忽然一跳。
朝廷当真稳固吗?
命人将董卓尸首收敛,用生石灰腌着免得发臭,陈昭带兵攻打郿坞。
郿坞城墙高耸入云,墙体以巨石垒砌,厚重坚实,城墙上箭楼林立,守卫森严。城周还挖了一条护城河,仅有一座吊桥横跨其上,易守难攻。
陈昭远远仰望这座城墙高厚七丈,能让董卓信心言“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的坞堡。
里面藏了“为三十年储”的粮草,还有无数的钱财。陈昭试图猜测里面到底有多少钱财。
洛阳这座东汉百年都城里几乎所有能叫上名的富户的所有财富、无数百姓积攒多年的家当、整座皇宫的宝物、东汉历代先帝带入皇陵的陪葬品都藏在这座坞堡之中。
“把董卓的尸体挂在旗上,让城中守卫看清楚。”陈昭命令。
“在城外驻营,先把冲车拼装起来。”
先压一压敌军的士气。
郿坞之中的数千精兵,在目睹董卓尸体的瞬间便已军心溃散。
陈昭带来的攻城器械都还没组装好,郿坞内的西凉兵就先发生了内讧。
一部分西凉兵认为自家主公都死了应该早些开门投降,还能保住性命;另一部分西凉兵则认为郿坞粮食多不怕围攻,应当死守郿坞。
郿坞乃是董卓的女婿牛辅镇守,焦头烂额想要压制住军内哗变。
奈何董卓肥硕的尸体被悬挂在郿坞之外,陈昭又名声赫赫,大多数西凉兵都知道董卓派他们加急挖掘皇陵就是因为洛阳守不住了,而各路诸侯之中最凶悍的便是昭明军。
强敌以数倍兵力囤兵城外,自家主公尸首挂在敌军旗杆之上。主公既已殒命,他们又何须再为守城而死战?
第三日夜,郿坞之内的西凉兵就发动内乱,一拥而上闯进牛辅卧房,将他乱刀砍死。
翌日,郿坞内的西凉兵派了几个军中文职官吏来向陈昭投降。
“敢问使君,我等若降,使君要如何处置我等?”说这话的人相貌平平,身上衣袍普通,既不新也不旧。
这是一个丢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人。
陈昭身着长袍端坐在帐内,赵溪与赵云分列左右,二人皆身着甲胄,神情肃穆,令人望而生畏。
几个来此归降的文职小官则各个面带畏惧,却还要硬着头皮商量。
陈昭微笑了一下:“尔等诚恳,我便与尔等直说。”
几个小官提心吊胆,生怕陈昭提出什么全部斩首、诛杀之类的惩罚。
“将领全部依照汉律处置,该杀的杀,刑的刑。士卒若愿返回凉州,我遣兵护送;若愿归顺我军,经筛查后亦可编入昭明军。”陈昭轻描淡写。
几个文职小官不敢置信看向陈昭,有一人忍不住问:“当真既往不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