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当长公主领着人和桐城叛军接上头时,随行在侧的羽林校尉还是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
  不仅是他,大概南下平乱的所有人都没想到,第一个配合朝廷平乱的群体会是那群最先闹着造反的乱民。而他们平乱的对象也将彻底转移成梧州军。
  所幸此番有人替他们引荐和作保,瘦了一圈的王申官袍空荡许多,但眼神依旧明亮犀利:臣王申,拜见长公主。行礼完一指身旁黑瘦汉子:此乃吴大,桐城众人推举的首领。
  羽林校尉正跟在长公主身侧,闻言手下意识握紧了腰侧刀柄,那目光灼灼的样子像是下一刻就准备拔刀砍人。待斩了匪首,桐城中的叛军也将群龙无首。
  在场之人都不傻,包括吴老大,他一眼就看出了校尉的心思,于是直接开口道:你想杀我也不是不行,不过杀了我也没用,城里自然还有人做主。
  羽林校尉闻言手一顿,目光下意识看向王申。
  王申无奈点了点头,坦白了说:校尉看此人,可是排兵布阵的老手?
  校尉目光转向吴老大,凌厉的目光将人从上到下扫视一遍,只觉得这人和寻常的田间老农没什么区别。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若是城中没有会排兵布阵的人,哪怕梧州军再废物,这么长时间也不可能对一座小城久攻不下。如此看来,城中确实还有主事之人,甚至那人多半比眼前这匪首还要重要!
  握在刀柄上的手慢慢放松,直到挪开,一瞬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由此重新松懈下来。
  长公主自始至终没有多说什么,直到此刻才看向王申,说道:卿此番南下涉险,辛苦了。不知今日与这匪首同来见我,又是为何?
  王申再行一礼,说道:殿下明鉴,江南百姓非有意行叛逆之举,实为讨个公道。今殿下亲临,桐城众人有意投诚,只想请殿下听听百姓冤屈。
  长公主闻言面不改色,只问:什么冤屈?谁来叫冤?
  吴老大却在这时上前一步,沉声道:是我,我来叫冤,为我一家七口。
  原来五年前,吴老大一家所在的州县正好遭灾。他们一家算是幸运,老父老母加上夫妻兄弟和几个小儿,一家八口全都躲过了水患,逃出了一条命。不过家乡被水患摧残得彻底,这一大家子衣食无着,只好随着灾民一起逃离了家乡。
  一路上的幸苦坎坷自不必提,他们走了大半个月,所过之处的县城没有一处肯接纳灾民。好不容易听说有钦差来了梧州赈灾,于是各处流散的灾民都开始向着梧州汇聚。
  吴老大一家也是如此,幸运的是他们一家逃难至此都不曾有人罹难,抵达梧州之后还有幸领到过一碗粥。而不幸的是吴老大在路上喝了脏水,抵达梧州后不久就病倒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又有消息传来,钦差带着赈灾的粮食留在了桐城,受灾的百姓可以赶往桐城统一赈济。
  喝过粥的百姓不疑有他,再加上桐城并不遥远,便纷纷赶了过去。吴老大一家再次随大流去了,可因为吴老大病重的缘故,一家子走得慢落在了大队伍后面。吴老大担心家人去得晚了拿不到赈济的粥饭,不愿意拖累家人的他,便趁着夜深偷偷跑出去躲了起来。后来他家人见寻不到他,也只能跟着灾民继续往桐城去了。
  吴老大躲出去本来是等死的,哪知他命不该绝,过了几日啃着树皮吃着草根病情竟慢慢好转起来。等病愈后他自然想去追家人,便拖着虚弱的身体,再次踏上了前往桐城的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