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通海案是个大案,清廷查了好几年。这当中,又爆发了哭庙案,奇人才子金圣叹就死在这个案子里。
  顺治十八年二月,顺治帝驾崩。依照礼制,全国上下都要为顺治帝致哀。
  哀诏传到苏州,朱国治等在府衙设置灵堂。按照规定,地方各种军政要员及郡中缙绅都要连续三天前往哭临。此外,地方政府还在苏州文庙设灵堂,供普通百姓祭悼。
  然而,诸生倪用宾、丁观生等百余人到府堂跪进揭帖,向巡抚朱国治控告吴县县令任维初。说他典守自盗,私粜漕粮千石,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等罪行。这些生员群情激奋,要求驱逐任知县。
  这是国丧现场诶!而且那县令也是有追缴考成的,这些人逼他处理任县令,不就是在打他的脸么?
  所以朱国治当场下令逮捕了那五个为首的生员。
  但是苏州的士绅怎么可能甘心这样的结果呢?
  于是,他们拿出了当年对付明廷的招数哭庙。
  具体的步骤就是写一篇之乎者也瞎扯淡的文章,然后带着小作文去孔庙里一哭,形成舆论压力,再由朝堂上官老爷们配合一下民不聊生。接下来,一般就是县令滚蛋甚至被判刑,然后上上一级的官员过来安抚,带头的文人获得名声,江南闻名
  所以士绅代表金圣叹联络了一百多个士人,拿着他们写的《卷堂文》,到孔庙聚集,准备哭庙。
  结果,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且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清廷管你什么逼迫舆论花花招数?正因为通海案,要大力整顿江南呢!所以直接定了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的罪名,把十八个主犯都判了死刑,砍了就完事。】
  【这三大案后,江南士绅就真的老实了。
  毕竟舍不得钱是一回事,就算有钱也得有命花啊!
  况且他们慢慢摸索到了,满清不是不让他们捞钱,只是该交给朝廷的一分都不能少。士绅认命了,就当是给朝廷的分润呗。】
  【这时候的明朝士绅地主阶层,才开始怀念起明朝的好来,反清复明的运动此起彼伏,可是那个优待读书人的大明,再也回不来了。
  什么贱骨头,呸!】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发错了把删减片段发上来了,过了十二点,算榜单没有完成,伤心。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明末下(完)
  ◎孙之獬是剃发易服的第一大功臣◎
  文华殿。
  坐在崇祯下首的大臣们一片寂静,就连卢象升也被这句贱骨头噎住了。
  毕竟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
  好半晌,韩爌才颤颤巍巍的叨念了一句:有辱斯文!
  韩爌说的是天幕骂人,但一旁已经有大臣开始想象天幕所描述的建奴入关后的惨烈景象。
  分毫不差的催缴赋税,甚至是差一厘都要革除功名!
  鞑子就是鞑子,简直残暴!
  一旁立刻就有人小声附和:比蒙元还不如
  卢象升常年习武,听力十分好,不禁暗暗翻了个白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