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3)
这事儿朱元璋并不知道,因此他现在更生气了,怪不得这个孔克坚装病不来南京!
【后来徐达北伐,孔克坚只能让儿子出面,最后他儿子去了南京见朱元璋,他自己依旧装病赖在曲阜。
那我们八八能受这种委屈?
立马把孔希学骂了一顿,还给孔克坚写了道措辞严厉的圣旨:
我知道你们孔家子孙都非普通人,历数数十代,都是帝王的门前客。胡虏侵占中华时,蔑视纲常伦理,可你们祖先却帮助他们攻打大宋,治理平民百姓。如今我率中土之士,奉天讨逆,安定中华,你为何不愿接纳我大明朝?你要是有病不来就罢了,若是谎称疾病,首鼠两端,后果自负。
这时候大明已经占据了全部汉地,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孔克坚没办法只能灰溜溜的来了。】
【虽然朱元璋心里百般不乐意,但是还是封了孔克坚儿子当衍圣公,孔家一切特权都照旧,只是为了拉拢这个天下文脉而已。
但纵观整个明朝,曲阜孔家对大明什么态度呢?
据说,当时的孔家家庙里,从来不供奉明廷赐下的牌位。
甚至,明末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孔家人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什么东西?
无君无父的东西,在放什么狗屁!
第52章 明末下9
◎废除衍圣公爵位!什么南孔北孔都不行!◎
【根据方豪的《元提举孔天铎墓志》记载,河北沙河县人孔天铎系圣人之裔,但是他的曾孙到了元朝,却卑躬屈膝的跟风改名为蒙古名字塔识不花。
舔,就硬舔。
改名当然有好处,这个孙子哦,曾孙,在元代任蒙古字学教授。
你品,你细品。】
李善长想着,自己身为开国六公爵,虽然是文官却属于勋贵,还是不要惹陛下不高兴。
于是他痛心疾首的骂道:如此不肖子孙,妄为圣人后裔!
谁知朱元璋幽幽的说了一句:毕竟衍圣公跪的更利索,有样学样呗。
啊这李善长不敢说话了。
毕竟他只是想讨好皇上,还没打算去得罪同僚文官。
【也不知道是不是以为身为孔子后裔,就能万世一系了,连凤阳朱?暴发户!这种话都能堂而皇之的跟友人讲出来,反正有明一代,孔家确实对朝廷不大看得上。
衍圣公府对老朱家有多瞧不上呢?前面提过一句。
一般家族得到当朝皇帝赐给的封号,无不感恩戴德,放在祠堂里当镇宅之宝,流传后代。
可孔家还缺这个?所以孔氏家庙之中,凡是明朝赐给的封号,统统弃之不用,连供奉都不供奉。】
朱元璋脸色阴沉,咬牙切齿的挤出一句:好,好得很。
李善长等人在下面看的心惊胆战,生怕这位暴发户皇帝一个暴怒就要拿衍圣公府开刀,那岂不是与天下人为敌? ↑返回顶部↑
【后来徐达北伐,孔克坚只能让儿子出面,最后他儿子去了南京见朱元璋,他自己依旧装病赖在曲阜。
那我们八八能受这种委屈?
立马把孔希学骂了一顿,还给孔克坚写了道措辞严厉的圣旨:
我知道你们孔家子孙都非普通人,历数数十代,都是帝王的门前客。胡虏侵占中华时,蔑视纲常伦理,可你们祖先却帮助他们攻打大宋,治理平民百姓。如今我率中土之士,奉天讨逆,安定中华,你为何不愿接纳我大明朝?你要是有病不来就罢了,若是谎称疾病,首鼠两端,后果自负。
这时候大明已经占据了全部汉地,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孔克坚没办法只能灰溜溜的来了。】
【虽然朱元璋心里百般不乐意,但是还是封了孔克坚儿子当衍圣公,孔家一切特权都照旧,只是为了拉拢这个天下文脉而已。
但纵观整个明朝,曲阜孔家对大明什么态度呢?
据说,当时的孔家家庙里,从来不供奉明廷赐下的牌位。
甚至,明末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孔家人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什么东西?
无君无父的东西,在放什么狗屁!
第52章 明末下9
◎废除衍圣公爵位!什么南孔北孔都不行!◎
【根据方豪的《元提举孔天铎墓志》记载,河北沙河县人孔天铎系圣人之裔,但是他的曾孙到了元朝,却卑躬屈膝的跟风改名为蒙古名字塔识不花。
舔,就硬舔。
改名当然有好处,这个孙子哦,曾孙,在元代任蒙古字学教授。
你品,你细品。】
李善长想着,自己身为开国六公爵,虽然是文官却属于勋贵,还是不要惹陛下不高兴。
于是他痛心疾首的骂道:如此不肖子孙,妄为圣人后裔!
谁知朱元璋幽幽的说了一句:毕竟衍圣公跪的更利索,有样学样呗。
啊这李善长不敢说话了。
毕竟他只是想讨好皇上,还没打算去得罪同僚文官。
【也不知道是不是以为身为孔子后裔,就能万世一系了,连凤阳朱?暴发户!这种话都能堂而皇之的跟友人讲出来,反正有明一代,孔家确实对朝廷不大看得上。
衍圣公府对老朱家有多瞧不上呢?前面提过一句。
一般家族得到当朝皇帝赐给的封号,无不感恩戴德,放在祠堂里当镇宅之宝,流传后代。
可孔家还缺这个?所以孔氏家庙之中,凡是明朝赐给的封号,统统弃之不用,连供奉都不供奉。】
朱元璋脸色阴沉,咬牙切齿的挤出一句:好,好得很。
李善长等人在下面看的心惊胆战,生怕这位暴发户皇帝一个暴怒就要拿衍圣公府开刀,那岂不是与天下人为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