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嘴角扯出一个苦笑。
  他本以为经过两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南北问题会解决,就像魏晋南北朝时南北也分隔几百年,但经过隋唐后,南北已经弥合。
  谁知道大明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甚至愈演愈烈了。
  【万历时的戚家军毕竟还有戚继光将军的余温在照拂,但陕甘宁的边军可是苦了两百年。
  陕甘宁这地方大家也知道,自从关中变黄土高原后就落没了。明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有开中法,有盐商过去屯田开集市,所以还算能吃饱饭,等到中后期那真是连年欠饷,普通士兵过得跟乞丐似的。
  崇祯二年,黄台吉叩边劫掠京师附近,崇祯下诏勤王。甘肃镇兵自然也要去。结果甘肃兵没走几天就哗变了。】
  【甘肃巡抚梅之焕当时比较受士兵信服,所以他派人来查问,哗变的士兵就实话实说:当年甘肃出兵援辽,结果一个都没回来。现在我们离北京有六千里的路程,自带的盔甲炮铳这么重就算了,朝廷连一分安家银子都不给。再走几天,人马俱倒。左右是死,不如死在这里。
  梅之焕是个好官,所以他只处理了四个领头哗变的士兵,然后宣布其他人无罪,不愿意去勤王的可以立马回家。
  大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滴水成冰的寒冬,背着盔甲武器,缺衣少食,一分钱都不给。而且按照崇祯给定的日期,这些甘肃兵得每天走一百里才能按时赶到京城。就这,这些甘肃兵还从张掖走了十天,走了一千多里到兰州才哗变,闹着不走。
  而且,哗变之后依然有一部分士兵愿意跟着梅之焕去北京勤王。
  我只能说,大明真是好福气。
  要是up主遇到这种事,怕不是当场逃营,连出发都不会出发的。】
  朱元璋平生最听不得这种事,但是生气的事情太多他已经麻了。
  他闭目想了一下舆图,然后轻轻吐出两个字:河套
  【但是结果呢?日行百里肯定是走不动的,所以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早迟到了。崇祯下诏让梅之焕停职等候调查。
  这时的温体仁已经变成了内阁首辅,他因为梅之焕曾经上书保过钱谦益,所以换恨在心,直接就怂恿崇祯把梅之焕罢官夺职。
  然后崇祯同意了,因为在他心里,温体仁是个无党无派的孤臣。】
  温体仁心里一丝颤动,背后忍不住冒出冷汗。
  崇祯脸色由绿转红,还是涨的通红。
  枉他这么信任温体仁,他却欺上瞒下,还让自己丢了好大的脸!
  他把牙齿咬的嘎吱响,恶狠狠的说:把温体仁罢官下狱,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想了想,他有说道:让徐光启和毕自严加大学士衔,入内阁!
  【作者有话说】
  本章的歌谣叫《红巾歌》,好像是早古的一个网文大神创作的,后来以假乱真,被认为是红巾军的军歌了hhh
  水逆继续表现为平常用的键盘突然不能充电了tat借了电脑来码字的,所以字符和原来用平板的不太一样。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明末下5
  ◎重启东江军◎
  【陕甘宁的困顿不止是在关中的落没,更重要的是,大明没了河套。】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跟他想的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